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三百零四章 李林甫被算计,李林甫罢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

 “杨铦有如此张狂吗?”

 经过李瑄一番添油加醋后,连李隆基都有些吃惊。

 捕杀杨锐,确实经过他同意,因为杨锐只是玉环娘子不认识的远亲。

 杨铦可是杨玉环正儿八经的堂兄。

 而且杨玉环的情况还比较特殊,由于小时候丧父,她们姐妹都是都是由叔父杨玄珪和杨玄璬资助、抚养长大。

 所以杨玉环的堂兄能直接得到三品的大位。

 在爱屋及乌之下,被李隆基宠信。

 如果李隆基真有决心,哪怕有杨玉环阻止,他也能削掉五杨的权势。

 然李隆基心中,对他们已有纵容。

 不过当李隆基听到李瑄的汇报后,哪怕他纵容杨铦,也有些生气。

 一个光禄卿,竟然要劫一个犯罪的县令,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姑息的事情。

 “李相在胡说,兄长只是为见杨锐一面,绝对不是劫走杨锐。”

 韩国夫人辩解道。

 她只知道杨铦去见杨锐的目的。

 而且杨铦哪有胆子直接劫人。

 “杨铦将马车横到官道上,数以百计的行人、商队亲眼目睹……杨铦召集数十名奴仆,还携带兵器,这是想干什么?杨铦殴打杜御史,也有许多人看见,这还不算是动机吗?如果诸位娘子不信,可以将在场的人都叫过来作证。”

 李瑄对韩国夫人反驳道。

 看李瑄话语中信誓旦旦,杨氏三姐妹也一阵心虚。

 她们无法确定当时杨铦是否脑子抽筋,毕竟这段时间,大家都很猖狂。

 “圣人,我兄长应是一时糊涂,那杨锐该如何判就如何判,与我兄长无关。”

 虢国夫人靠前向李隆基说道,说话的时候,还晃了晃杨玉环。

 她希望杨玉环赶紧说句话。

 但杨玉环一时左右为难,她叔父们都待她很好,特别是杨玄璬,将她接到洛阳养大,并视若己出。

 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边是她倾慕的人,一边是她的兄长。

 她相信李瑄所言是对的,但她明明警告过姐姐们和兄长们,为什么不听她的呢?

 杨玉环不知道的是,她的性格已经被她的兄长和姐姐们,拿捏得死死的。

 但五杨没料到的是,在自己和李瑄中,理智的杨玉环选择了后者,站在正义的一方。

 任杨玉瑶一再提示杨玉环,杨玉环始终没有开口帮杨铦求情。

 李隆基也因为这件事情,横眉怒目。杨铦太不像话了。

 一定要重罚他。

 不过当她扭头看到杨玉环一脸难过的娇柔模样时,冷静下来,愤怒消散。

 终于是玉环的兄长,处置了杨铦,玉环一定会难过。

 杨玉环此时难过是人之常情,但李隆基将杨玉环捧在手心,看不得杨玉环一点不好。

 “七郎!杨铦好在没有酿成大错,就将他放了吧,我会罚他俸禄,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李隆基脸变得很快,准备让李瑄释放杨铦。

 “臣觉得杨锐犯案,与杨铦有过。请允许臣查清楚,再做定夺。”

 李瑄第一次,对抗李隆基的意志。

 这让李隆基眉头一皱,心里也很不舒服。

 因为李瑄从来顺着他的话,有时候好言相劝,有时候引经据典。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直接拒绝过他。

 这让李隆基有一种李瑄脱离他掌控的感觉。

 如果李瑄是张九龄那种,一直谏言硬刚的大臣就算了,可李瑄偏偏不是那种人。

 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已经不考虑对错了。

 “三郎,让七郎细查一下杨锐,我杨氏的
 

恩宠已经够多了,不能作出危害国家的事情。”

 杨玉环感觉到李隆基即将发怒,连忙摇晃李隆基的手臂,劝说一声。

 “也对!”

 李隆基听到杨玉环的轻声细语,这才醒悟。

 原来杨铦才是错误的一方。

 只是芥蒂已经埋在心中。

 “七郎仔细查办杨锐案,有任何蛛丝马迹,都要入宫向我汇报。”

 李隆基向李瑄吩咐一句,让李瑄退下。

 不过为了不让杨玉环左右为难,他一定会保住杨铦。

 大不了动用权利特赦!

 皇帝可以特赦犯人。

 但特赦也不是随便用,除了重大事件的“大赦天下”,其他有争议的案子,每特赦一次,都会损失威望。

 但李隆基不在乎。

 “臣遵旨!”

 李瑄拱手领命。

 他已经准备接受李隆基的怒火了,也准备与李隆基据理力争。

 没想到杨玉环会帮他说话。

 虽然他曾经向杨玉环说过,要“护贵妃娘娘”,但他毕竟是外人。

 再看杨玉环,面若芙蓉的她,眉宇间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似仿徨,似纠结……

 李瑄的眼眸不能停留,向李隆基一礼后,转身退去……

 而杨玉环的目光也才落在李瑄的背影上。

 如山如岳,无比的高大,他的每一步,都像脚踏实地一般。

 ……

 杨氏三姐妹非常扫兴地回到府邸。

 她们已经确定,杨玉环对李瑄的偏袒。

 可她们有什么办法呢?

 权力来源于杨玉环,总不能去质问杨玉环原因吧?

 不论杨玉环想法如何,她们都得闭嘴。

 这一次,五杨在虢国夫人的府邸集合。

 还有一个人,是杨国忠!

 杨锐是他的堂弟,但他并没有因为他的堂弟被逮捕,而情绪失衡。

 反而他是最冷静的。

 在杨国忠的眼里,堂弟哪有远方的杨铦亲密。

 他只向权势看齐!

 “李七郎开始对付我们杨氏,今日是兄长,明日定是我们。玉环也被李七郎迷惑,不肯为自己的兄长求情。我等的荣华富贵来之不易,难道就要这么舍弃,向李七郎俯首称臣吗?”

 杨玉瑶在正堂向诸杨说道,想请一个对策。

 以前她向往高大英武,文武双全的李瑄的,现在李瑄蓄胡须以后,更有魅力,但却成了她讨厌的样子。

 以前她有多喜爱,现在就有多讨厌。

 归根结底,李瑄挡住了她的荣华富贵,阻碍了她施展权力。

 “绝对不能!一定要将兄长救回来。”

 八姐秦国夫人说道。

 “‘对!兄长若被李七郎治罪,我们杨氏将抬不起头。’”

 大姐韩国夫人也说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们哪还能回到过去啊!

 以前在蜀地的时候,她们虽然有点家底,但面对地方县令,也得去巴结。哪能如今天一样!

 平民百姓一年花费一贯不到,这该怎么活下去?

 她们无法想象!

 “国忠,你最聪明,权势最大,你觉得我们杨家该如何呢?总不能一直被李瑄骑在头上吧!他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啊!”

 杨玉瑶问向她的姘头杨国忠。

 原本杨慎矜掌管太府。

 但杨慎矜从御史中丞升任为御史大夫后。

 御史中丞和太府卿被杨国忠领了去,成为杨氏这一辈第三位“紫衣大臣”。

 除此之外,杨国忠还兼任二
 

十多个使职。

 李隆基是真喜爱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杨国忠。认为杨国忠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杨国忠雄心勃勃,也不甘心止步于此。

 “恕我直言,我杨氏看似权势滔天,实则异常虚浮!

 杨国忠却说出不一样的话。

 “国忠说笑了,我杨氏都不算富贵,天底下还有富贵的家族吗?”

 驸马爷杨锜不敢苟同杨国忠的话。

 壮岁三紫袍,姐妹三国夫人。

 又有贵妃在内。

 谁言杨氏不富贵?

 “有!李七郎的家族。”

 “李七郎是宗室,父亲曾是宰相。他自己把持朝政,权势滔天。光禄卿和卫尉卿虽是三品,权力却很一般?真正的决策还是六部。我虽是御史中丞,但头上有御史大夫杨慎矜压着。看朝中实权,大半为李七郎爪牙。李七郎的大兄为户部侍郎,三兄为京兆少尹,四兄中书舍人,五兄为起居郎,这些虽不是三品,但要么是天子近臣,要么是实权官职……”

 杨国忠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点。

 他们杨氏没有宰相,甚至连个尚书都没有。

 所以显得三品的官吏非常虚。

 如果有宰相,何至于此?

 杨氏三姐妹和杨锜都能听出杨国忠的意思。

 谁可为宰相呢?

 杨铦官司缠身,杨锜身上无使职,说明李隆基没看到杨锜的闪光点,也不可能。

 杨国忠这么说,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自开元以来,宰相不过三人,哪怕圣人再宠信你,也不可能任命你为宰相。”

 虢国夫人向杨国忠说道。

 大唐虽然是“群相制”,宰相都是五人以上,但李隆基时代,任命宰相最多三人。

 一般为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右相)为首席宰相,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左相)为第二宰相,再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尚书,为第三宰相。

 甚至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两名宰相。

 开元前中期,李隆基喜欢宰相互相制衡,他从中调解,掌握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