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为天水王,一掌击碎天灵盖(第2页)

 一个身为王的宰相,将贵气逼人,

 长安其他的郡王都是遛狗逗鸟的闲人,不敢掺和一丝一毫的政事。

 “两位太守,祝贺你们成为一地父母官,希望将来有一日能完成心中的抱负。”

 李瑄看刘晏和高适向他敬酒,欲言又止的模样,主动开口。

 “我受天水王的恩德,只是遗憾时间太短,没有机会报答!”

 刘晏一脸难过地说道。

 几年时间,他从一小小的县令,摇身一变为大郡太守,全赖李瑄。

 “我为国家推选贤人,你们尽忠为国,就是对我的回报。虽尔治下多为胡人,但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会飞往更高的地方。安民之道,在察民间疾苦也!不要想着是国家养育百姓,而是百姓养育国家。”

 李瑄笑了一笑,对高适和刘晏安慰道。

 他一直有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就是担心他造反的时候,他麾下的将领,特别是文官,不听从的他。

 反而回过头对他口诛笔伐。

 他为心中的理想,可放弃一切。

 但在根深蒂固的思想中,或许他就是一王莽、曹操一样的反贼。

 他之前一心想着提拔贤臣。

 而贤臣们面对那种事情,或许会与他背道而驰。

 不过即便知道有那么一天,李瑄也会坚定不移的用他们。

 李瑄不忘思考对策,希望有上等的计策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达夫,如果我们天各一方,别忘
 

了书给我一篇诗歌,我只要你安好,不要寄来思念。”

 李瑄又动情地向高适说道。

 蝴蝶效应,已经在高适身上体现。

 李瑄明显感觉到,历史上高适的有些名作,不会再出现了。

 反而是更多雄阔的山河壮丽停留在他的笔下,堪称千古绝句。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样的失意和不得志,高适不可能再作出来。

 甚至他“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都转而变成豪放的诗歌。

 李瑄虽抄袭名篇,但从不抄袭这个时代的诗人。

 即便如此,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但愿还能与李帅一起骑马跨越大好山河。”

 高适本阔达,也不禁流泪。

 天宝三载的时候,他已经穷困潦倒了。

 自幽州归来,前途一片黑暗。

 刘晏好歹贵为县令,而他是一介白身。

 李帅是他真正的伯乐。

 没有李帅,他都想回老家耕种了。哪还有今日的扬名?

 在李瑄身上,高适看到他为官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

 崇敬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李瑄只是拍了拍高适的肩膀,又转而向其他僚属。

 今日宴会只有李晟和张万福两名将领。

 二人都想继续追随李瑄。

 他们也是刚知道自己被李瑄提拔为神策军的副将。

 “我想入长安为官,你们要追随我入长安吗?”

 李瑄反问他们。

 二人顿时说不出话来。

 “你们年少,我也年轻。我们会有机会的。我的神策,所向无敌。神策成军,可不要辱没威名。”

 李瑄又安抚他们一句。

 “我等谨记!”

 李晟和张万福坚定地说道。

 一场宴会落幕,虽然是欢迎林招隐的宴会。

 但李瑄才是主角。

 连林招隐都频频向李瑄敬酒,不敢托大。

 七天时间,转瞬即逝。

 一大早,李瑄正在宅院中抚琴,长离在旁边指导。

 所弹奏的,正是《水调歌头》。

 李瑄吩咐长离,今年之内,千万不要把此词传出去。

 廖峥嵘到院子后,站在一旁,准备等李瑄一曲完毕。

 “噔……”

 但李瑄直接按住琴弦,中止弹奏。他知道廖峥嵘找他有事。

 “启禀李帅,已经探查清楚。确实有燕赵之地的蟊贼想行刺您。我们已经秘密抓到其中一个蟊贼,得知其他蟊贼的确切位置,是否将他们一网打尽!”

 廖峥嵘上前向李瑄拜道。

 他称呼那些为豪强卖命的侠士为蟊贼,显然是看不起他们。

 轻生重义勇于急人之难。

 锄强扶弱,拯溺救焚,才是真正的侠士。

 就像李帅曾说过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们有多少人,我平时过市,他们不敢动手吗?”李瑄问廖峥嵘。

 “回李帅,他们有二十多人,伪装成商队而来。他们见您穿着盔甲,又有铁甲护卫,不敢贸然上前,还在寻找机会。”

 廖峥嵘回答道。

 “明日我会送特使离开湟水城,你们在远处跟着我即可。我要将他们引出来。”

 李瑄向廖峥嵘说道。

 “遵命!”

 廖峥嵘领命。他没有询问李瑄为什么小题大做,只管执行自己的命令。

 廖峥嵘下去后,李瑄继续弹琴,露出微笑。

 他要借林招隐,让李隆基知道到处都是想杀他的刺客。

 

 得罪豪强后,无数人要杀死李瑄。

 另外,他从陇右带走十几名亲卫,李隆基也不会说什么。

 到长安后,一定会让金吾卫护卫好李瑄。

 翌日。

 李瑄独自送林招隐离开湟水城。

 这几日李瑄带林招隐观看被囚禁在节度使府衙的尺带珠丹。

 见尺带珠丹状态良好,林招隐放心回去复命。

 李瑄的亲卫跟在李瑄后方数十步的位置。

 林招隐身边的羽林军只有十几人。

 暗中监视李瑄的刺客看到此情况,认为是机不可失的机会。

 他们见李瑄慢慢悠悠,与林招隐边走边聊,决定出城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