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二百三十七章 堵住花石峡,吐蕃赞普穷途末路(第2页)

 此时的恩兰?达扎路恭还不知道乌海城被攻破。

 他只想快点到达花石峡。

 因为不久前,他得知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没陵赞率苏毗士兵叛变,唐军突入大非川。现那囊?尚杰斯秀亭正在领兵抵挡。

 而赞普正在马不停蹄地向花石峡而来。

 他前脚刚率兵离开不久,吐蕃就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

 三十多万兵马,仅剩下他手中的三万骑兵。

 正是由于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恩兰?达扎路恭才连夜向花石峡飞奔。

 希望早点占领花石峡,并完成布置,将深入吐蕃的唐军全歼。

 只有将深入的唐军全歼,赞普才能安稳回到逻些城。

 “报……”

 “启禀将军,突然出现近两千唐军铁骑,偷袭我军前锋。我军两千前锋猝不及防下,几乎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狼狈不堪地跑到恩兰?达扎路恭面前禀告。

 “唐军怎么会如此之快?”

 恩兰?达扎路恭大惊失色,到底是名将,下一瞬,恩兰?达扎路恭就明白:“唐军也是冒着大雪日夜兼程,且多马疾驰。派前锋而击。”

 “如此的话,乌海城八成已被唐军夺取。”

 这一刻,恩兰?达扎路恭忍不住心跳加快。

 唐军料到他们会封锁花石峡,于是派遣前锋来阻截拖延他们。

 所有唐军都是铁甲,在这乌海一带的原野上奔驰,很难在短时间内歼灭。

 “即便如此,也得占领花石峡!”

 恩兰?达扎路恭下达命令。

 

 他们的时间不多。

 如果那囊?尚杰斯秀亭连一天时间都拖不到,他们即便占领花石峡也没有用。

 唐军的主力骑兵若与深入腹地的唐军两面夹击,他们必败无疑。

 现在恩兰?达扎路恭只能搏一番,希望在唐军骑兵到来之前,为赞普打开一条大道。

 “轰隆隆!”

 距离花石峡还是二十里的时候,南霁云率领精骑,踏着厚厚的积雪,杀到吐蕃主力骑兵前方。

 由于唐军精骑要牵备用马,所以更加分散。

 往往以一百人为一队,由押官率领。

 队与队的间隔都超过百丈,甚至一里以上。

 这样唐军可在关键时刻,迅速撤退。

 在游射的时候,也更为灵活。

 恩兰?达扎路恭一眼看出南霁云的目的,他下令左右两翼,各出五千骑兵,去围剿南霁云。

 其他骑兵继续向花石峡挺近。

 吐蕃骑兵独马奔驰,着轻甲追击,虽有速度优势,但人困马乏,一时追不上,不免被唐军的骑射反击。

 每当唐军奔袭一个时辰,就会更换战马。

 一旦吐蕃骑兵慢下来,他们还会主动回射。

 甚至直接冲过去短兵相接。

 几个时辰下来,吐蕃骑兵疲倦不已,有的战马立于雪地,无法奔跑。

 唐军反击,杀伤甚众,吐蕃骑兵不得不向主力位置撤退。

 恩兰?达扎路恭十分愤怒,他不能放任唐军在他身旁搞风搞雨。因为赞普的队伍马上就要到来。

 如果唐军去攻击赞普,他万死难辞其咎。

 于是恩兰?达扎路恭只能再派五千名修整好的吐蕃骑兵继续追击。

 花石峡前,吐蕃骑兵的力量再次削弱。

 “恩兰?将军,赞普距离花石峡只有八十里,他正在被李瑄率领的数万骑兵追击,请您赶紧去接应。”

 恩兰?达扎路恭正布置的时候,尺带珠丹的近卫持金箭,向恩兰?达扎路恭下达命令。

 “那囊将军不是在抵挡唐军了吗?”

 恩兰?达扎路恭脑袋一下懵了。

 他要留着兵马歼灭深入腹地啊唐军。

 如果调走,他们的后路怎么办?

 “启禀将军,那囊将军所率步兵已被唐军攻破,那囊将军很可能已战死。而且赞普让五千骑兵拦截李瑄,亦死伤无计。”

 近卫传令兵向恩兰?达扎路恭回答道。

 若非情况紧急,尺带珠丹必不会召回恩兰?达扎路恭。

 为了截住李瑄的追击,尺带珠丹不得不再次割肉,留下五千骑兵。

 可这五千骑一个时辰不到,就被冲散,死伤遍地。

 唐军一夜未睡,沿着雪夜追击。

 沿途不断有骑兵掉队,使尺带珠丹身边的骑兵只剩下五千,怎能不畏惧?

 “唉!召所有大军北上,先护卫赞普的安全!”

 恩兰?达扎路恭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胸口,下达命令。

 现在已经是下午,他知道深入腹地的唐军主力,距离花石峡不会太远。

 乌海城被唐军毁掉一大段墙壁,也无法守。

 届时他们要面对多少唐军骑兵?

 恩兰?达扎路恭管不了那么多了,得知唐军主力即将突来,他就算死守花石峡也没用。

 还有唐军的那队铁骑,在想法设法削弱他们,打断他们的阵形。

 吐蕃骑兵被连番折腾,士气衰落到极点。

 每一个士兵都觉得前途迷茫,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哪怕恩兰?达扎路恭许以厚赏也没用。

 这一战,吐蕃士兵没有丝毫脾气。

 

 从各方各面,他们都毫无还手之力。

 ……

 在恩兰?达扎路恭率领兵马北上的时候,王难得到达花石峡二十多里外。

 他先派探马入花石峡,得知花石峡没有埋伏后,一万多士兵浩浩荡荡入花石峡。

 随着探马的铺开,王难得很快就得知南霁云正在与一部分吐蕃骑兵鏖战。

 他当即带领骑兵前去支援。

 吐蕃五千骑兵被一万多唐军围住,一番厮杀后,这些吐蕃骑兵胆寒下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