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吐谷浑倒戈,吐蕃赞普南逃(第3页)
“呜呜呜……”
就在这时,上百名唐军号角兵到达突然吐蕃阵前,一起吹响号角声。
低沉的角声,无法听出什么,但前线的吐蕃士兵很纳闷。
唐军步兵还未到来,为何一群号角兵在前线乱吹?
“前线是怎么回事?”
听着这号角声,尺带珠丹皱紧眉头。
“启禀赞普,有上百唐军号角手,在阵前吹动号角!”
一名传令兵向尺带珠丹禀告道。
尺带珠丹眉头一皱,没听说过这操作是啥意思?
正常情况下,不该是靠号角发号施令吗?
而且也不会一百个号角一起吹。
“这是否是唐军立即进攻的号角?”
一名大臣疑惑道。
“唐军人还没到呢!”
那囊?仲巴杰摇了摇头。
尺带珠丹和大臣们他们想破脑袋,也未想到“百号齐吹”意味着什么。
情况紧急下,他们也来不及想那么多。
大军整装,开始向乌海方向南下。
“呼呼……”
而吐蕃的营寨内燃烧起烽火。
一道道烟柱突破大雪,冲天而起,四道烟柱,是通知大非岭上的驻军,向大非川方向汇合。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高估了他的影响力。低估了吐谷浑、党项等部对李瑄的畏惧。
李瑄送到大非岭上的十八个脑袋,依然没让大非岭上的士兵忘记。
吐蕃诸部族在这几天已经想好,如果守卫大非岭,他们还可以勉为其难地与唐军斗。
如果冲下去与如狼似虎,骑兵众多的唐军大战,他们做不到。
于是,他们看到这些烟柱后,第一时间是慌乱。
但大非岭上,还有五千吐蕃武士,这些人享受良好的待遇,对尺带珠丹颇为忠心。
这些吐蕃武士的将领是一名吐蕃小贡论,他责令奴隶准备下坡试探,吸引唐军骑兵。
其他的诸部跟上!
奴隶们害怕极了,他们连铁甲都没有,下去与骑兵硬刚,九死一生。
所以,一群奴隶磨磨唧唧,不愿下山岭。
就在小贡论大怒的时候,一名吐蕃武士连滚带爬地跑来禀告:“启禀元帅,吐谷浑部造反了,那些吐谷浑士卒、奴隶,杀死了吐谷浑王子、吐谷浑大将和一众贵族!”
正常情况下,青海的吐谷浑士兵翻不起风浪。
但在这关键时刻,吐谷浑部的背叛是致命的。
倾向于吐蕃的吐谷浑贵族被杀,局
面无法挽回。
“快!先将吐谷浑贱民全部斩杀!”
吐蕃小贡论连忙下达军令。
然而此时,许诺吐谷浑士兵,已经放开栅栏,从南面、西面冲下山岭。
而旁边的党项部、通颊部眼睁睁地看着。
即便有大将的命令,普通士兵也未上前。
一万多名吐谷浑士兵下岭以后,遇见洮阳太守慕容曦皓所率的骑兵。
他们提着王子、大将和贵族的头颅来投降,使慕容曦皓喜出望外,当即接纳他们。
并令他们帮助防守即将下来的吐蕃士兵。
短短时间,力量此消彼长。
岭上的吐蕃诸部无比动容,因为他们看到吐谷浑投降后,不仅没事,还立刻拿着兵器堵住下山的道路。
许多将领明白大势已去,而自己麾下的普通士兵都有效仿吐谷浑士兵的意思。
为防止自家士兵把自己脑袋砍下,献给唐人,故而将目光放在小贡论的脑袋上。
除此之外,吐蕃的死忠象雄,也是通颊、党项等部的进攻对象。
因为象雄与吐蕃,几乎已经融为一族,如同手足。
吐蕃小贡论不自知,还在催促奴隶下去吸引火力。
奴隶毕竟是奴隶,武士们披铁甲,赶着他们下去。
殊不知,许多奴隶被赶下去后,不是与唐军斗,而是偷袭军中的武士,然后丢下武器,向唐军投降。
一连串的打击,让吐蕃小贡论脑袋嗡嗡响。
就在此时,党项、通颊等部,对吐蕃、象雄发动偷袭……
吐蕃武士和象雄人数没有优势,猝不及防下,被打得丢盔弃甲。
唐军一边收编吐蕃奴隶,一边欣赏好戏。
只要在下方守着,不论谁胜谁负,迟早要下来。
……
大非川。
“赞普,大论炯桑不愿离开,还说要把他抬到阵前,看着勇士们抵御唐军……”
尺带珠丹在禁军甲士的护卫下,正准备向乌海方向撤。
他令人将没庐?穷桑倭儿芒抬到车上。
但大论炯桑有进气没出气,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摆手要留在大非川,并示意要在阵前,完成最后一战,鼓舞士气。
首席大论没有离开,士兵们一定会更加勇猛……
尺带珠丹面含热泪,同意这个请求,并到没庐?穷桑倭儿芒榻前,向他一拜。
而没庐?穷桑倭儿芒只是抓住尺带珠丹的手,笑了一笑。
回忆他担任宰相的二十年里,主持盟会时的意气风发,攻城掠地时的所向披靡……
现在,他只能祝福赞普能安全回到逻些,稳定局势,以图复兴……
身上盖着好几层羊皮,没庐?穷桑倭儿芒被带到阵前。
留守的两万武士,看到大论如此,无不感动,一个个立誓效死命,将唐军阻拦在大非川外。
没庐?穷桑倭儿芒无法指挥,他躺在榻上昏昏欲睡,他的眼皮已经睁不开了。
但他不能睡!
一片片雪花落在脸上,冰冷让他略微清醒。
只是脸上没有一丝血色,也没有一点生气……
尺带珠丹,也渐渐离开大非川。
步、骑跟随他撤退,随从赶着一群牛羊。
还有末?结桑东则布、那囊?仲巴杰、那囊?尚杰斯秀亭等大臣,吐谷浑小王、党项王、通颊王、象雄王等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