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诸葛亮剑,李林甫的把柄(第2页)

 实际上赫连成英并未提及范昌海,但李瑄无视晋昌别驾许智,将这件事情扣在范昌海头上。

 “都督,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与赫连酋长和墨离吐谷浑部无冤无仇,断不可能行这样的举动。”

 范昌海像是被踩到尾巴一样,立刻站起来向李瑄禀明。

 好像赫连成英是让他将许智交出来,怎么李瑄会把矛头对准他?

 “那赫连酋长为何谋反?”

 李瑄又问道。

 “启禀李帅,赫连成英一定是贼喊捉贼,狼子野心,想借机割据!”

 范昌海引导李瑄为赫连成英定下重罪。

 “哈哈……刘将军,你是沙场宿将,久镇晋昌,深知地貌与人文,你觉得赫连成英割据晋昌郡的概率有多大?”

 李瑄大笑一声,问下坐的刘之儒。

 “启禀李帅,墨离吐谷浑部共四万人,其中,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能参加战斗的男子,堪堪一万人。可他们既无强弩,又无坚甲,别说大唐,就是与河西军相比,也相差十万八千里。即便墨离军一时不察,被他们占据晋昌城,也最多当几天王而已,几天过后,他们就会发现此为黄粱一梦!”

 刘之儒的话很有水平,甚至假设墨离军未守住晋昌城。

 但那又怎样?

 待援军一到,晋昌虽大,墨离吐谷浑部将无所遁形。

 “古有谚语:左手据江山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范太守,你会这么做吗?”

 李瑄的看向范昌海,目光如炬。

 谁会为几天的风光,而丢下自己的性命呢?

 在晋昌郡,墨离吐谷浑部,逃无可逃。

 “属下不会……”

 范昌海心中难受。李瑄都说愚夫不为了,他要说会,岂不是愚夫?

 “墨离吐谷浑部在我大唐数十年,也受
 

到一些中原的教化。若非失去理智,又怎会做出这样愚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我要好好调查一番。”

 李瑄说话的时候,目光又放到许智身上。

 许智不经意看李瑄一眼,那目光中的森严,让他立刻垂首,战战兢兢。

 就这样,正堂沉默片刻,李瑄不开口,没人敢吭声。

 “启禀李帅,墨离吐谷浑酋长来见?”

 一刻钟后,亲卫来向李瑄禀告。

 “让他们进来。”

 李瑄吩咐道。

 他的话落,范昌海和许智皆脸色一变。

 当赫连成英带着一名吐谷浑族人到来后,范昌海和许智才反应过来。

 “赫连酋长,你说你的族人亲眼目睹晋昌太守杀死吐谷浑部二十几人?”李瑄问赫连成英。

 “回李帅,是晋昌别驾行凶,此事千真万确,那名目击的族人也被带来了。”

 赫连成英以为李瑄记错人了,稍稍提醒一下,指着身旁的吐谷浑人说道。

 “你说说看,在场那一人是你看到的凶手?”

 李瑄又问这名吐谷浑人。

 “小人看见是他带着穿郡兵衣服的骑士,将我族人杀死,并将尸体带走。”

 这吐谷浑人看一圈后,伸手指向晋昌别驾许智。

 “大胆,竟敢污蔑朝廷命官。”

 许智瞪着这吐谷浑人,愤然说道。

 “李帅,小人并没有污蔑,就是他。当时小人躲在数十步外的灌木丛中,看得一清二楚。”

 吐谷浑人很慌乱,声音哽咽地向李瑄说明。

 “都督,胡种小人的话,不可相信。”

 许智也起身向李瑄拱手。

 “我且问你,那个地方在哪里?”李瑄不理会许智,问吐谷浑人。

 “在晋昌城南百二十里冥水旁的白土坡。”

 吐谷浑人想了想,向李瑄回答道。

 “战斗时有没有动刀兵?”

 李瑄问得更仔细。

 “有动刀兵,小人看见他们持刀,还目睹鲜血飙溅。”

 吐谷浑人不断地点头。

 “颜判官,带他那个叫白土坡的地方,看看有没有血液的痕迹。”

 李瑄向颜真卿吩咐道。

 这段时间没有下雨,用刀杀死二十几人会流出大量鲜血。

 如果那里有处鲜血的痕迹,可以再相信赫连成英一分。

 “遵命!”

 颜真卿领命后,将吐谷浑人带出去,准备骑马赶往白土坡。

 这使正堂的许智和范昌海,坐如针毡。

 “范太守,是我之前记错了,赫连酋长并非告你,而是告许别驾。不过你身为一郡太守,怎么能忽略这样的事情呢?”

 李瑄忽然向范昌海说道,但依然对范昌海有责怪。

 “许别驾应该不是那样的人,请都督明鉴!”

 范昌海还想为许智开脱。

 “啪!”

 “好,看来太守与别驾,荣辱与共。”

 李瑄拍了拍手掌,莫名其妙说出这句话。

 范昌海和许智听后,脊背发凉。

 “刘将军,令墨离军将晋昌郡的郡兵全部缴械,押送到校场上看守,待颜判官回来,再让那目击证人指认郡兵……”

 李瑄又向刘之儒命令一声。

 “都督,郡兵担任安民之责,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不待刘之儒领命,范昌海赶忙说道。

 “规矩是人定的。在河西,本帅有权力问责郡兵。”

 李瑄瞪了范昌海一眼。

 他越来越觉得范昌海有问题,还敢跟他急眼?

 “遵命
 

!”

 刘之儒这才拱手离开。

 正堂的气氛,再次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