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吐蕃赞普请求为大唐附属国(第2页)
通过深入了解后,李瑄决定在春天时派遣使者,去联系一下没陵赞。
既然历史上没陵赞冒着生命危险投靠大唐,此时说不定已经有异心。
再加上吐蕃在河陇战斗频频失利,青海也岌岌可危,更能触动没陵赞的心弦。
当然,派遣使者深入苏毗,需要白兰羌王帮助。
否则以吐蕃等级森严的制度,使者还不待翻山越岭,就被吐蕃逮住了。
白兰羌王在苏毗有关系,族人与苏毗一样,又懂得苏毗语言。
这件事情告知白兰羌王后,白兰羌王一口答应。
不过他需要先准备一下,联系苏毗那边的人。
由于下着大雪,李瑄留白兰羌王暂住已经改名为赤水城的树敦城。
翌日,雪未停,李瑄与白兰羌王在树敦城南面数里的山下追捕猎物,射杀一头羚羊,算是增进感情的方式。
虽然李瑄只是小露身手,却使白兰羌王惊叹不已。
因为李瑄在一百二十步外射中寻草吃的羚羊,这种箭术神乎其技。
李瑄只是笑了笑。
冬天猎物少,又不能远离这一带,白兰羌王只射中一只兔子。
三日后,雪霁,一名不速之客,来到赤水城,求见李瑄。
“吐蕃找本帅何事?”
李瑄叫他入内后,不在意地询问。
来人正是没庐?穷桑倭儿芒派遣的使者。
“我来讨要我吐蕃的大论!”
吐蕃使者像是硬气的人,他在李瑄面前不卑不亢,开门见山说出目的。
“呵呵!这话是你能说的吗?失败者有资格说这种话吗?”
李瑄嗤笑一声,连连反问。
怕不是脑子坏了,刚丢失九曲,就敢来他这里要人。
“当年大非川之战,贵国大将王孝杰被我军俘虏,我吐蕃却对王孝杰礼遇甚厚,并送回大唐。今大唐俘获我吐
蕃大论,当送回我吐蕃。大唐自称礼仪之邦,难道在这方面还不如西南小国吗?”
吐蕃使者能言善辩,用以贬低自己,来迫使李瑄放回论悉颊藏。
他们确定,百谷城必已失陷。
论悉颊藏已经被大唐逮捕,赞普对此天大的事情,接连三次派遣使者询问没庐?穷桑倭儿芒。
所以没庐?穷桑倭儿芒派遣使者前来,同时,观察大唐的赤水城以及营垒,打探虚实。
再看看李瑄是否在洪济桥这里,如果在,就递交赞普国书。
“可惜!论悉颊藏已经战死,怕是回不去了,希望他的鬼魂能够回乡吧!”
李瑄微微摇头说道。
当初吐蕃放还王孝杰是有原因的。
王孝杰被吐蕃逮捕后,押送至逻些城,要处死王孝杰的时候,吐蕃赞普亲赴刑场。
当时的赞普赤都松赞只有九岁,看到王孝杰后哇哇大哭,一边哭还一边说:“他长得和父亲一样。”
然后不仅没杀王孝杰,还将王孝杰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的供了几年。
几年后,王孝杰一再请求下,小赞普将王孝杰放回大唐。
别说论悉颊藏已死,就算没死,李瑄也不可能放回去。
“我请见大论的尸体!”
吐蕃使者听到大论已死,非常悲痛,想要回尸体。
“论悉颊藏的脑袋已经被送到长安领赏去了,无头尸体太多,估计已经找不到了。”
李瑄轻飘飘的一句话,气得吐蕃使者吐血。
“大唐如此羞辱一国大相,于天道何在?”
吐蕃使者质问李瑄。
“如果我李瑄死在青海,你们一定会把我脑袋砍下来,去向尺带珠丹领赏。我们已经开始谈论刀剑,君王身首分离的事情都时时有发生,更别说区区一个大论。回去后,让没庐?穷桑倭儿芒小心一点,我觉得他的脑袋,比论悉颊藏重十倍!”
李瑄见吐蕃使者出言不逊,很不高兴,冷冷地说一句。
说完,李瑄摆了摆手,令亲卫将吐蕃使者轰出去。
李瑄知道吐蕃使者来此的目的。他就是让吐蕃忌惮,不敢主动来攻。
等他完成布局后,主动出击青海。
“慢……我此次来,是带着使命而来。吐蕃愿意像回纥一样,臣服大唐,这是赞普向大唐皇帝的臣服诏书,请大唐皇帝封赐。”
吐蕃使者忍住悲痛,大叫一声,赶紧将吐蕃赞普的国书呈上。
“此国书我会交给圣人,由圣人决断。轰出去!”
亲卫接过国书后,依旧将吐蕃使者赶走。
李瑄掂量一下吐蕃的国书。
即便在武街之战、漓水之战惨败,吐蕃也想着用“平等”的礼节向大唐求和。
作为一方大国,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大国。吐蕃一直认为自己能和大唐、大食坐在一起吃饭。
能放下身段求和,还是很不容易的。
和哥舒翰不同,李瑄喜欢歼灭战,动辄敌人全军覆没。
吐蕃自积石军之战以来,在李瑄手中折损十七万人。
占据吐蕃本族、四内族、诸附属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吐蕃还有这么多地方要防备。
而且唐军收服九曲吐谷浑、白兰羌,这算是此消彼长。
所以吐蕃才会求和。
当然,李瑄认为这是缓兵之计,吐蕃要修养。
像是赤岭会盟后,修养几年,继续与大唐死磕。
如回纥一样臣服,只是名义上的臣服,每年上一点微不足道的贡品,这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