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一百七十九章 树敦城破,谋划九曲(第3页)

 百谷城的守将向论悉颊藏说道。

 “使九曲除守城者外的所有步兵、骑兵,迅速到洪济桥集结。”

 “再下达一道命令,让白兰羌和九曲吐谷浑迅速召集青壮,敢贻误军机,必狠狠地惩罚他们。”

 论悉颊藏下达命令道。

 “遵命!”

 吐蕃传令兵再出去催促。

 之前论悉颊藏已经连着下达两道命令。

 “大论,唐军的双马骑兵,一定是精锐中的精锐。让那些吐谷浑、白兰羌去抗衡,不一定顶得住。我们当通知没庐大论,最好调派两万骑兵入九曲。因为我们不知道唐军是否有其他手段。”

 百谷城守将向论悉颊藏建议道。

 “哪有骑兵可调?我们的所有骑兵,都在青海战场上,与李瑄的三万骑角逐。你想让那囊将军用三万抵抗李瑄的三万虎狼之师吗?”

 论悉颊藏瞪了百谷城守将一眼。

 他们打心底认为,同样数量,很难战胜李瑄,只能以倍胜。

 百谷城守将不敢再说话,他总觉得唐军不止这近两万骑入境。

 “报……启禀大论,有一名自称树敦城的士兵,划着羊皮筏过河告诉探马说树敦城失守,唐军已占领树敦城和洪济桥。”

 传令兵戴着十万火急的令旗,闯入大堂向论悉颊藏禀告。

 听到这句话,论悉颊藏眼睛瞪大,猛然从榻上站起身。

 整个大堂空气凝固。

 少顷,论悉颊藏又重重坐回榻上。

 “啪啪啪……”

 “树敦城有铠甲之坚,兵刃之利,城池高大。唐军又是骑兵,不会携带重型攻城器械,顶多就是攻城梯。他怎么敢在这么短的时间,将树敦城丢弃,他不知道树敦城对吐蕃意味着什么吗?”

 论悉颊藏像是爆发了一样,连着拍三下床榻,大吼一声。

 洪济桥丟了就算了,怎么能连树敦城都丢掉?

 “如果他活着,即便他是没庐家的人,我也要将他脑袋砍下来!”

 论悉颊藏又狠狠地说道。

 “报……”

 “启禀大论,有一万多名唐军步兵,两千名唐军骑兵进入九曲,他们携带许多战车,里面似乎还有投石车这样的大型攻城器械……”

 又有传令兵举旗进入大堂。

 坏消息接踵而来,让论悉颊藏捂着胸口。

 这一刻,他确定以及肯定,唐军是冲着九曲来的。

 现树敦城已失,如果宛秀城、大莫门城、百谷城、黑峡川等城池、据点失守,那整个九曲就要易主。

 九曲可是吐蕃经营多年的精华地带,牧场、屯田,甚至可以将粮食、牛羊运一部分回逻些城,不容有失。

 “通知没庐大论,如有可能,回援九曲!”

 论悉颊藏吩咐传令兵乘
 

牛皮筏过黄河,请没庐?穷桑倭儿芒调配一部分士兵回防,哪怕只是步兵。

 唐军的胃口太大了,石堡城、青海、九曲,这是想把他们往死里打啊!

 “遵命!”

 传令兵立刻去传达命令。

 “先不去管洪济桥,将所有兵马调到北面,营救宛秀城!”

 论悉颊藏又更改命令。

 在吐谷浑、白兰羌骑兵未支援而来的时候,他们暂不能直面唐军骑兵。

 主要是唐军拿下树敦城后,有了依靠。

 ……

 “李帅,这城中的各种锁子甲、铁扎甲、皮甲有两万副,兵器、箭矢也数以万计。还屯积不少粮食。另外,树敦城周围的牧场有牦牛、驼、羊上万头。”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城中发现数百名吐蕃工匠,他们会制造锁子甲、吐蕃弩和众多铁器。这对吐蕃是巨大的损失。”

 高适统计好战利品后,向李瑄禀告道。

 “不错!将吐蕃的俘虏、工匠和城中一切非我方人员关押起来。敢在这时候反抗,格杀勿论!”

 李瑄向高适吩咐道。

 他们最多派两三百士兵作为看押人员。

 所以压力很大!

 不仅仅要守树敦城,还要守洪济桥。

 他们的强弩兵、重甲步兵、陌刀军,加起来只有不到五千人。

 李瑄能预料到从青海、赤岭一带的守军,会迅速前往九曲支援。

 哪怕放弃鸡心谷的进攻,也要来支援九曲。

 这时候就要靠重甲步兵、弩兵、陌刀兵发力。

 “将铁扎甲和锁子甲,分给弩兵,让他们增加防护能力。另外,给我挑选两千副锁子甲,还有吐蕃的战旗也要准备好,运送到洪济桥对面”

 李瑄向高适吩咐道。

 他准备利用吐蕃的战旗、锁子甲,阴吐蕃一波。

 “遵命!”

 高适会意。

 从这一刻起,唐军开始在洪济桥前,修建防御阵地。

 利用树敦城中的资源,在重甲步兵和弩兵的阵前,摆满鹿角和车子。

 树敦城,由一千名善于射箭的轻骑和八百名斥候军防守。

 洪济桥西面,则是一千陌刀军,一千重甲步兵,近一千的弩兵。

 洪济桥东面,是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弩手。

 东面可以随时支援西面。

 如果吐蕃在九曲的士兵敢攻打洪济桥东面,李瑄会率领骑兵回援,用重甲骑兵冲锋。

 这样是想保护洪济桥不被吐蕃毁掉。

 只要洪济桥在,李瑄就可以随时从洪济桥出击青海。

 剩下的一万一千余名轻骑、精骑、重甲骑兵、跳荡精骑,将由李瑄带领在九曲参加战斗。

 “启禀李帅!探查到吐蕃士兵有北上至宛秀城方向的迹象……”

 夜半子时,斥候营的探马向李瑄禀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