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一百三十九章 凉州城,哥舒翰(第3页)

 羞愧的哥舒翰从军河西,立志创下功名。

 哥舒翰有勇力,虽中年之身,却所向披靡,勇冠三军,很快就从一名普通小卒,
 

脱颖而出。

 可惜哥舒翰资历太浅,还没能够成为一军主将。

 “在李帅面前,末将不敢提勇。”

 哥舒翰赶紧向李瑄说道。

 现河西、陇右哪个军士不知李瑄的勇猛风采?

 他那点战功,不足以入李瑄法眼。

 “哥舒将军是突骑施人,对草原应该有所了解,你觉得河西现在需要防御北方吗?”

 李瑄向哥舒翰问。

 “末将认为回纥刚取代突厥汗国,现在还要威服草原上零零散散的小部落。必不敢与我大唐为敌。葛逻禄只是小部,亦无法威胁大唐。李帅可抽调河西走廊五郡兵马,用于吐蕃。”

 哥舒翰不假思索地向李瑄回答道。

 敦煌郡的豆卢军,晋昌郡的墨离军,酒泉郡的玉门军,张掖郡的建康军,武威郡的大斗军。

 这些是主力军队。

 至于新泉、宁寇,诸守捉,多是承担巡视任务。

 确认回纥不敢背刺,才能从这些军中抽掉兵力。

 “说的不错!回纥无法承受与大唐为敌的代价,更何况我大唐还有朔方、河东,随时可以出征吐蕃。”

 李瑄知道历史,所以才会默认回纥尽拥匈奴故地。

 即便回纥现在想和吐蕃联手,也有心无力。

 更何况李瑄知道回纥可汗骨力裴罗没两年活头了。

 等磨延啜继位,还要继续稳定刚建立的回纥汗国。

 “与吐蕃的大战在即,我准备让你任陇右积石军使,你是否愿意?”

 李瑄没有再卖关子,开门见山地说出叫哥舒翰来的目的。

 他看重的是哥舒翰的勇猛,和经营九曲的能力。

 待拿下九曲,会让哥舒翰镇守那里。

 虽然哥舒翰身上也有许多缺点,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感恩图报。

 历史上王忠嗣提拔哥舒翰,后王忠嗣因“阻挠边功”被“三司推事”,几乎被陷害致死。

 哥舒翰不惜触怒李隆基,跪在李隆基面前,一步一叩头,即便李隆基从勤政务本楼起驾回禁中,依然不断走,不断磕,声泪俱下,才感动李隆基,使李隆基对王忠嗣从轻发落,贬到地方为太守。

 因为哥舒翰从小有侠义之风,喜欢许诺,又往往能遵守承诺,喝酒不拘小节。

 哥舒翰喜欢读《左传》与《汉书》,他一举一动,喜欢模仿古代的英雄,这很对士兵们的胃口。

 这也是哥舒翰能在天宝年间成为风云人物的原因。

 “多谢李帅,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哥舒翰反应过来后,重重地向李瑄一拜。

 他没想到李瑄会直接提拔他这个微末的别将,一时间感激涕零。

 他河西从军,等得就是统领一军,成为主将的那一刻。

 因为李瑄,他这么快就做到,使他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李瑄将哥舒翰扶起,这才开始交谈军事。

 让哥舒翰将河西的风俗人情告诉他。

 “哥舒将军收拾一下,带着我的军文去积石军,熟悉军事。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有朝廷文书送过来。”

 李瑄与哥舒翰聊一个时辰后,吩咐其早点上任。

 他将李广琛调为河西判官,就是为哥舒翰铺路。

 作为入九曲最前沿的积石军,定会参加诸战斗,甚至攻城战役。

 “末将遵命!”

 哥舒翰回去后立刻收拾行礼,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前往陇右积石军。

 等陇右、河西官职调整完毕,李瑄拟一份奏折,上请圣人。

 安思顺成为河西都知兵马使后,镇西军这个大军空缺。

 李瑄将辛云京调任至
 

镇西军任大使。

 辛云京跟着李瑄参加积石之战,安乡之战,突袭苦拔海之战,青海之战,虽然才三十来岁,战功足够。

 因为李瑄的缘故,使他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超过他的父亲,辛云京也对李瑄肝脑涂地。

 镇西军前后被李瑄分配两千匹战马,又有一万士兵。

 将来攻略九曲,镇西军也是主要力量。

 虽然辛云京在临洮军统领轻骑,很有章法。

 但李瑄不能以临洮军束缚麾下将领起飞。

 哪怕是亲卫,只要够衙将的军功,李瑄都会提拔,安排到诸军中,这对他将来掌控诸军很有帮助。

 李瑄顺带将车神塞提拔为临洮军副使。

 南霁云暂且还是临洮军的副使。

 因为李瑄的一首诗,让李隆基知道南霁云是一善射善战的人物,被提拔为左领军卫中郎将,一跃成为颇有声望的中高级将领。

 河西那边的诸军使,李瑄没有任免一个。

 待战斗的时候,看他们表现再行决定。

 十天后,河西诸军使、守捉使来到姑臧城。

 李瑄曾经对陇右诸将说过的话,又对河西诸将说了一遍。

 距离计划战斗,还有半年时间,李瑄希望在这段时间,加强对士兵的操训,严肃军规。

 李瑄让仔细打听他曾经治军的例子。

 看看曾经积石军使,威戎军使,是如何被罢免的。

 再看看将士们的赏赐,比之前强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