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一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页)

 “关键时刻,本将会亲披铠甲与诸位一起冲阵,请勇士们不惜性命,不要因为懦弱被杀……”

 在行动前,谐拱恩威并施,鼓舞士气。

 吐蕃士兵连日憔悴,恨极了唐人,他们露出凶狠的目光,势要将唐军步兵撕碎。

 虽然骑兵大败,但远道而来的步兵还未见过血,他们不认为自己已经败给唐军。

 吐蕃大军持盾牌,长矛,隐于黑暗之中,蹑手蹑脚地向唐军阵营南面逼近。

 另一部分铁甲步兵,也在悄悄靠近唐军东面。

 三百步……

 二百步……

 在黑夜的掩盖下,唐军并未发现。

 “啊……”

 “啊……”

 突然间,还在隐藏的吐蕃士兵,发出几声凄厉的惨叫。

 “你们想死吗?”

 谐拱大怒,这种平白无故的大叫,一定会惊扰唐军,本来他们可以再近一点,进行突袭。

 “启禀将军,唐军在他们阵前二百多步的位置,放了许多捕兽夹。”

 千夫长将此禀告给谐拱。

 “真阴险卑鄙!”

 谐拱脸色一黑,下达命令:“勇士们,冲击!”

 ……

 “敌人夜袭,戒备,戒备!”

 “呜……呜……”

 唐军号角吹响。

 安思顺和钳耳大福被惊醒,他们披上盔甲立刻跑出营帐。

 唐军早已演练过该如何去应对吐蕃的突袭。

 在队头和押官的带领下,士兵们迅速走出军营。

 一部分顶在阵前,一部分在预备队的区域,继续休息。

 弓箭手、强弩手就位。

 还有五百强弩手作为预备队,捕捉吐蕃士兵的重甲。

 安思顺猜测吐蕃一定会依靠重甲
 

之坚,冲击一个位置。

 在唐军还未准备好的时候,吐蕃步兵已经冲到最南面,与唐军的长矛大盾,撞在一起。

 “杀死唐人……”

 吐蕃先头战阵部队,也持着近两丈的长矛,在大盾兵的掩护下,与唐军对攻。

 如果能将唐军的长矛压制,他们的刀兵挺入阵,有机会放大缺口。

 但攻阵者,本就是劣势方。

 唐军战车、鹿角挡在前面,且大盾防守严密,长枪兵井然有序地突刺。

 “噗嗤!”

 “噗嗤!”

 吐蕃长矛士兵往往立足未稳,就饮恨在唐军大枪兵的刃下。

 但吐蕃步兵憋着一口气,前方战死,后方递之,哪怕尸体堆积一层,哪怕死十数人才能将一个鹿角清理,他们依然悍不畏死,前赴后继。

 唐军的强弩手就位。

 “咻咻咻!”

 在军阵与军阵间的缝隙,将强弩射出。

 一名名前驰兵被射倒。

 “咻咻咻!”

 弓箭手组成一阵后,也在向黑暗中抛射,为唐军减缓压力。

 唐军准备充沛,每人平均二百支箭,所以不在乎箭矢的消耗。

 “呜呜呜……”

 有吐蕃士兵挥舞投石索,将一块石头甩向唐军。

 “铛!”

 疾速的石块,也只能让唐军的大盾发出响声,并不能威胁到唐军。

 投一些石块后,见不能伤到唐军,吐蕃士兵便不再用投石索投石。全线以步兵冲击!

 谐拱以为南方的进攻,会牵制唐军,他令东面的重步兵持长矛开始猛攻。

 他们披锁子甲,浩浩荡荡,能披重甲,必是更敢死的勇士。

 “弩兵预备队,去东面支援!”

 安思顺得知吐蕃重甲的消息后,立刻令弩兵过去射击。

 同时,奇兵也要做好准备补缺。

 吐蕃的重步兵让唐军的大枪兵伤害有限。

 但唐军的大枪兵基本上都是龙鳞甲被身,又有大盾帮挡,所以还是优势。

 唐军的大枪兵在盾牌下,用长枪刺吐蕃重步兵的脖颈,或者面部。

 “啊……”

 一旦命中,吐蕃死相极惨。

 “咻咻咻……”

 弩兵们找好位置,发射强弩。

 强弩如雨疾射,三十步的距离,所中必倒。

 吐蕃以不畏死的战法,长矛对攻中,总是可以找到破绽,杀伤唐军。

 唐军在阵亡后,尸体被抬下去,又有新的步兵补上。

 ……

 传令兵划小船过漓水,将吐蕃夜袭的消息,告诉李瑄。

 “果然是夜间动手了。我军步兵军阵防御见长,安思顺又是沙场宿将,以一万多精锐步兵,挡住三天轻而易举。先令车将军过河后按兵不动,等吐蕃步兵再死伤一些,士气减弱,再给予其致命一击。”

 李瑄向传令兵吩咐道。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

 安禄山的母亲带着安禄山这个拖油瓶嫁给安延偃,虽与安思顺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但安思顺对大唐忠心耿耿,历史上,他可能通过小道消息,知道自己的堂弟要造反,多次上书朝廷,但李隆基不信。

 李瑄很信任安思顺的能力,所以给安思顺节制漠门军的权力,使钳耳大福不得违抗安思顺的命令。

 翌日清晨。

 惨烈的战斗,还在进行中。

 李瑄这次亲率所有轻骑、精骑,到吐蕃阵前三里处。

 吐蕃步、骑的精神再次绷紧。

 实际上他是来隔河观看安乡城
 

下的战斗。

 血水流成小河,流入漓水,使漓水变成暗红。

 血腥随着冷风,飘荡方圆。

 喊杀声和惨叫声,震动长空。

 “我军阵形保持完整,今天吐蕃步兵不可能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