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十三章 违制的坟墓(第2页)

 但这么大的声势,使渭阴乡的百姓都知道左相李适之,亲自来挖掘京兆少尹亡子的坟墓。

 百姓们大快人心,一个个呼朋唤友,向洪陂里聚集。

 一时间,前往洪陂里的道路上行人如龙。

 其中一名里正,为李适之带路。

 “父亲,整个渭阴乡的百姓,都知道京兆少尹以活人殉葬,万年县竟然不知,京兆府竟然不知,朝廷竟然不知。这可是天子脚下!”

 李瑄当着郑岩的面,向李适之说道,特别是后半句,一字一顿。

 “渭阴乡的事情,我会如实禀告圣人。”

 李适之动容,更加清楚如何向李隆基上书。

 只有郑岩在一旁,满头大汗。

 他不知这对父子在想什么,但他总有一种感觉,李适之看人只看外面,李瑄的目光直透内心。

 又过三刻钟时间,众人到达渭阴乡洪陂里。

 此时,范家祖墓周围,遍布是百姓,他们对着坟墓指指点点。

 苍天有眼,范陵终于得到报应。

 百姓们都称赞左相公的贤明,秉公断案。

 范陵虽不是什么大族,但家墓却异常豪华,还有一座楼宇,为地面建筑。

 通过墓碑,李瑄确认范陵亡子的坟墓。

 看着墓碑周围高大雄伟的石刻,李瑄讥讽道:“说这是三品的墓,也有人相信吧!”

 “七郎所言极是!”

 李适之的僚属听李瑄的话后,皆点头。

 有的三品官吏坟墓规模,还不如范陵的亡子。

 “范陵,你身为京兆少尹,没有读过《唐六典》吗?你儿子无官无职,如果陪葬品超过规制,你就是罪无可恕。”

 李隆基对官吏的陪葬品,包括陶瓷的尺寸、大小,有严格要求。

 每一个等级的文武官吏,都有相应的规制,只可少,不可多。

 “你们这些所谓贵族,杀死奴婢的事情还少吗?我就是权势不如你们而已,成为你们政斗的牺牲品。”

 事已至此,范陵也不再狡辩。

 他知道李林甫不可能出面保他。也清楚为何李适之亲自出马。

 因为剑指他背后的萧炅,甚至李林甫。

 “类似于你这样的谬论,我听过太多。如果你能尽忠职守,成为百姓的父母官。即便你倚仗李林甫,百姓也会尊重你。而非现在,周围的百姓向你伸出手指,这不正是千夫所指吗?”

 李瑄可是穿越者,见过太多如同“骗术”的言论。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会贬低轻视,会恶意揣测。

 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会寻找各种借口,避重就轻,强词夺理。

 范陵就是这样的人。

 范陵面红耳赤,还想争论,但李瑄不理会他,回到李适之身边。

 李适之已经通知刑部,待他们过来,就开始掘墓。

 “父亲,你看郑岩身边的那个人。”

 李瑄不动声色,看向吉温。

 “着绿服,一个县丞而已。”

 李适之不认识吉温。

 “他是武周宰相吉顼的从子,此人心有猛虎,不是善类。找机会把他贬出长安。”李瑄向李适之建议。

 这样的人,李瑄不会让李适之收为己用。

 因为吉温得势便猖狂,做人做事没有底线。

 “吉顼太远了。连姚崇、宋璟的儿子,都只能自保。我看他一直低着脑袋,不像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能奈我何?”

 李适之不以为意。

 长安最不缺的,就是宰相后代。仅开元年间,唐玄宗就任命二十多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