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凉州三明(第2页)

 西北各郡的太守都是关东人,连这五六名后备官员的选拔都要关东豪族点头。

 朝中官员全是关东人,西北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少,西北豪族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但西北人也有政治诉求,也要有自己的发声渠道,这些上升渠道,完全被堵死。

 这就是政治博弈的规则,零和博弈,赢者通吃,说到底,东汉政权是关东豪族建立的政权。

 在文化上,西北人遭遇到的屈辱和羞辱更加严重,俗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士人们认为西北人全是兵痞流氓,关东人最喜欢用“学术寡于凉州”来羞辱西北人。

 在修仙界,西北人的两大宗门并州万兽山庄和凉州铸剑城,一个专职御兽,一个专职炼器。

 即使在宗门里出类拔萃,也是辅助型人才,和关东豪族专精的剑道,武道,丹道,体道,阴阳道相差甚远。

 可怜西北人世代戍边,用鲜血扞卫帝国的边疆,前赴后继和羌人,匈奴人,月氏人死战,用生命为代价,用朴素的价值观表达对帝国的忠诚。

 换来的是,仕途的绝望,军功的鸠占鹊巢,文化上的羞辱和鄙视,社会上的地域黑和歧视,仙途的渺茫。

 这样的遭遇,西北豪族的反叛,对关东豪族的敌视,就可以理解了。

 事实上,西北豪族曾经出现过名为凉州三明的政治组合,他们曾经试图用臣服的姿态加入关东豪族的圈子。

 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这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羌乱中立功,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皇甫规讨伐羌人,主张安抚为主,讨伐为辅,追求法制,曾说力求猛敌,不如清平。

 他所到之处,铁腕反腐,铲除贪官酷吏,任用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官员。

 羌人们听说欺压自己的贪官酷吏都被处理了,纷纷前来投降,人数超过十余万人。

 张奂讨伐羌人时,主张以分化瓦解为主,避免杀戮,以恩降,追求仁道。

 他分化瓦解了羌人和南匈奴的联盟,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匈奴人惶恐不安,率众向张奂投降。

 在平定修屠各,乌桓的叛乱时,策乌桓,一起攻打修屠各。

 他坚信首恶必办,安抚余部,绝不放纵士兵滥杀无辜,在羌人中威信很高,纷纷投降。

 段颎讨伐羌人时,主张以杀止杀,绝其根本,不能使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