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共商县计(第3页)

 “不过,每年的实际产量,不到三百万斤。”


 “为什么?这么好的萝卜,为什么不推广种植?”


 “卖不动!”


 “不过是大众菜,所以只要产量一多,价格就便宜,老百姓就不愿意多种。”


 “这些年,大家都在干什么?”


 “红湾萝卜王湾姜,大张庄的姑娘不用相,这一个个都是金饭碗啊。”


 “搞得好,不说,卫平县能够富裕,红湾,王湾,大张庄绝对能够发家致富。”


 “不是我说,很多人都的脑子,确实应该换了。”


 “农业局局长多大年纪了?”


 “王玮同志应该是五十岁了,原来是文化局的副局长。”


 “他干几年了?”


 “三年,应该还能做一届。”


 “让他下去吧,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


 “不能发挥好的作用,混天度日,要他们干什么。”


 “刘书记,你这么一说,我们好像也应该检查。”


 “不错。”


 刘水说道。


 这话,直接把天聊死了。


 “咱们都要检讨。”


 “我来了几个月,对红湾萝卜王湾姜这些,居然一无所知,太官僚了。”


 “这说明,咱们卫平县的官员,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要多去下面调研。”


 “好好问问老百姓需要什么帮助。”


 “怎么制定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计划。”


 “坐在办公室里,可什么都看不到。”


 “我有个建议,每个县委常委,每一年,都要把全县各个村委走访一遍。”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时间自己找,还不能耽搁县里的工作。”


 樊鑫急忙说道:“书记,走不了,全县一共有四百七十六个行政村委,更不用说那些自然村,一年内,根本不可能走访完。”


 “就是勉强走访完了,也是走马观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建议,咱们还是分工合作,把全县的行政村划分一下,咱们所有常委,每个人管几十个村委,这样还是有可能。”


 “效果也会更好。”


 “老樊哥,你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