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求助高育良(第2页)

 所以对于陈阳的未来发展,高育良不想过多干涉,因为这位学生可以、也有资本肆意潇洒的活着、由着自己的性子活着。

 其他学生却不行。

 诸如陈清泉、肖钢玉、方学、孙龙、刘达等人却不行。

 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只有满腔抱负,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展现心中所学的舞台。

 而这处舞台就在东山县。

 昨天高育良和祁同伟通话,得意门生就谈到如今东山县干部缺乏、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人才引进。

 市、县引进人才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省选调分配,

 也就是每年参加省考的选调生,由省统一分配,下次选调生分配还有半个月时间,祁同伟已经跟省里协调到18位选调生。

 第二就是主官介绍引进人才,走的是内部名额。

 祁同伟可不是个客气的,打掉邓胜利掌权的第一时间便把目光放到母校这些同班同学身上。

 求支援。

 得意门生有求于自己,高育良自然乐得帮忙,唯一不好办的就是东山县只是一个县,而汉东大学的学子眼光高,根本看不上,更倾向于发展前景更好的省、市级部门。

 这点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嘛。

 只是很多现实问题也需要考虑,省、市级单位虽然机会多,可竞争压力也大呀.....

 与其在大单位里卷,还不如去下基层支援老同学,同样有发展前景。

 反正高育良是这么认为的。

 高育良继续道:“其次,实习可以让你们提前了解职场规则和企业文化,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大家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去省部级、市厅级单位实习,不一定就能留在那里,只能说大概率。”

 “也有很多同学实习期间是在京州,毕业分配却分到别的城市,甚至还有一些分到区、县、乡镇、这都是有的。”

 高育良是懂贩卖焦虑的,

 实习之后连留下都不一定能留下,更别谈什么发展前景。就像原着中祁同伟一样,不就分到乡镇司法所,别管合理不合理,这是可以操作的,是有迹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