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终得嫡子(第2页)

 

道长一生有八位皇子,除了曾被立过太子的儿子朱载壡外,还有三子朱载坖与四子朱载圳活到了成年,其它全部早夭。

 

令人费解的是,自从道长再未立太子后,他自此相对平安地活到了五十九岁,之前则是经历了两次居住的宫殿大火与一次壬寅宫变。

 

而且,道长的八个皇子中,最终活下来的独苗朱载坖是嘉靖最为愚钝软弱的一位,而他的强劲竞争对手朱载圳虽然活了二十八岁,但却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儿子。

 

虽然很多事情不能报之以消极去看待,但身为皇帝的朱由校,不得不将很多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思考,从而能时刻警醒与保护自己及家人。

 

至关重要的是,朱由校与以山东籍官员为主的齐党三位大佬,也就是亓诗教、毕自严及赵秉忠都不太对付,而皇后又刚好来自山东青州,天然的亲近山东籍官员。

 

好在亓诗教已经过了致仕的年龄,就算再留也留不了两年,而且相比起重礼教的山东籍官员,朱由校更不喜欢道貌岸然的东南籍官员。

 

所以,对于未来储君的三位讲官人选,朱由校宁可选择山东籍官员,也不会考虑东南籍官员,除非是他们中有十分务实能干的官员。

 

至于那些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却并无多少真才实干的翰林院词臣,朱由校是不会将自己的储君与皇子交给他们进行教育的,比如以钱谦益为代表的务虚派。

 

除了选三位文官作为文化与政治讲官外,朱由校还会安排三位武将作为军事与体能讲官,并且文官授课的内容不再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而是为政得失、历史、地理、格物、数学、武学等方面综合发展。

 

为了减少皇子的学习压力,儒家经典不仅不会作为绝大部分的授课内容,还会被大大缩减,要求通读背诵也会被调整与浓缩为熟知其中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