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战前风云

若对方来的是世子之类的王家贵胄,朱由校基本依然不会接见,而是择机选择自己的三位皇叔接见。

对于这种没太大效用的接见,朱由校作为这个地球上最强大国家的皇帝,自然是不会自降身份,而且还浪费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现在的大明,依然是施行老朱同志定下的皇帝责任制,皇帝既是国家的主宰与元首,也是政府的最高首脑,而且随着朱由校持续不断地推进各项变革与内外镇压叛乱的大事,他每天要处理的大小事务数不胜数。

很多时候,他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了处理政务与接见文武大臣。

要不是朱由校早早地就取消了并无太大用处的朝会与让他人参加数量不少的祭祀活动,恐怕他要跟雍正一样,每天处理政务的时间将会被大大拉长,直到深夜。

并不是朱由校不想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政务下发给内阁与六部,甚至是司礼监,而是目前的朱由校正值少年,精力十分旺盛,而且他也需要通过处理这些题本、奏本来加深对大明各个方面的了解。

其实,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便是,朱由校不信任这些自私自利、官官相护、虚伪无原则的文官,朱由校必须要将决策权牢牢地抓在手中。

朱由校知道这样做会加大自己的政务负担,而且还会加深加固自己的独断专行,迟早会给大明与民族带来危害。

但朱由校始终明白的一点是,那就是将政务交给文官们去处理,不仅会架空自己这个大明皇帝,还会彻底地搞乱大明王朝与无下限地欺压普通百姓,更会让历史上两宋与明朝的灭亡,在不久之后再次上演。

但朱由校自然也不会跟绝大多数的皇帝一样,变着法地让整个帝国为自己一人服务,而是会想办法在扭转已经在沉沦的大明王朝与封建帝制之后,再逐步下放行政权利。

大宁武烈城,尤世威在接到都督府的调令与要求到达京城的指定时间后,便马不停蹄地召集散落在武烈城城四周的禁军第四营将士,同时将自己第四营被调走的事情,让人传信给大宁行都司指挥使孙祖寿,并且根据都督府的指令将武烈城的防御之事交给了驻扎在迁西与喜峰口一带的禁军第十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