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吏员的考成(第2页)

 王永光回道:“是,陛下,文选司与考功司目前除了郎中与员外郎各一人外,还各有两名主事,以及几名协助处理政务的吏员,其它两司皆只有一名主事!”

 官员数量这么少,没想到一个吏部总共才十三名实职官员,这老朱同志也是真够抠的:“既然吏部增加了吏员的考核与选拔,那就给文选司与考功司各增加两名主事吧,希望新增的四名主事能协助王尚书处理好吏员变革之事!”

 王永光以为只能各新添一名主事,没想到却是两名,于是内心略显激动地高声答道:“是,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没过多久,方从哲等人一同来到了东暖阁,待众人行完礼后,朱由校先让王永光向后来的人解释下刚才达成的几个决议,一个是盐政司与盐运司变革之事,一个是吏员升迁为官员时的争议点。

 在王永光向几人介绍完这些后,朱由校将王永光送来的《官员致仕与荣养疏》,让刘时敏交给徐光启等人传阅。

 至于刚王永光介绍的几个决议,都在众人的承受范围内,便没人找皇帝的不快。

 经过两年多的稳定,尤其是连续不断在军事上的胜利,朱由校的皇权不说稳如老狗,最起码没人敢随便在他面前挑刺,更别说没事找事碰瓷刷存在感。

 因为经过两年多的相处,现在的皇帝可是个狠角色,人狠话不多,最烦的就是说一堆空话与大道理来约束皇帝的言行,毕竟大明门前的屠杀与连续不断的贬谪,早就让他们不敢轻易地玩过去那套弹劾、哭庙、静坐、文骂等手段。

 作为内阁次辅兼领礼部尚书事,徐光启首先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启奏陛下,吏部草拟的这份《官员致仕与荣养疏》,臣以为并无太大的不妥,但科考年龄限定,是否会阻断很多士子的科考之路,毕竟这些士子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得中,从而好为国分忧。

 若突然阻断了他们的科考之路,他们将一时不知该以何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