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后山散人V
第498章 爵位再现(第2页)
而都知监这边,则是下达武昌火器工厂加紧生产原先的燧发步枪与舰炮,造船厂这边也是同样的催促生产海船,不过除了武昌造船厂,还有大员造船厂,至于准备卖给商人的燧发枪与短管舰炮,这个靠后,毕竟价格与有资质拥有新式火器的商船还需要兵部、市舶司与地方督抚审批。
为了缩短沟通成本,市舶司与兵部干脆将审核的地方放在了武昌府,至于地方督抚这一关,这个就没得办法了,只能靠这些商家多跑一点距离了。
而商人为了减少没必要的麻烦,干脆将他们跑南洋的商船注册地放在了武昌府,方便注册的同时,也能就近购买海船与各式武器,关键武昌府还有四海日化、织造局与燕京麦芽酒的工厂,而四海商行等都知监下属产业的南方总部也在武昌府,这就更加让不少大商行干脆将自己的总部或重要分部也设在了武昌府。
如此这般下去,武昌府内的房屋一下子就变得紧俏了起来,实力雄厚的大商行可以高价买入武昌府城内带门面的店铺,实力较弱的只能租民房或到江对面的汉阳府购买商铺。
有些有远见的人,干脆花巨资在武昌与汉阳府城周边购买土地,一个是等待升值,另一个则是自建房屋。
而武昌府城的人口,也从万历四十八年的二十三万人,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暴涨至四十万人,而整个武昌府总人口,也从原先不到一百三十万人,上升到了一百五十万人,要不是这时候的户籍与路引制度限制,武昌府的总人口尤其是武昌府城的总人口恐怕还会出现新的暴涨。
很快,在天津府提出在天津城南边修建天津新城的请求后不久,武昌府这边也请求在武昌府城的北面与东面请求扩建新城区,对此,朱由校同样让工部给武昌知府郭允厚与湖广巡抚兼左布政使蔡复一寄去了朝阳新城的规划图。
至于未来的武昌府与汉阳府,因有朱由校的刻意扶持,尤其是代表大明这时候最先进的工业与商业,未来的前景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