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广南的拒绝

在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朱由校让兵部出资修建张家口-兴和-苏尼特与大宁-营州-义州这两条支线,而内廷修建高州-翁牛特-白城-乌珠穆沁与高州-神树-开平-兴和这两条延伸主干道。

 至于归化到丰州、锦州-义州-阜新-金山、迁西-喜峰口-承德的支线则由归化行都司、辽东布政司与大宁行都司自己想办法筹建。

 见皇帝愿意出巨资修建接近四成的道路,内阁与户部终于同意了最终的修路方案。

 为了修建两条最北与第二、第三长的道路,朱由校的确是出了一笔不小的巨资,朱由校预估总成本将会不低于三百万两,毕竟朱由校可是打算全部雇佣工人修筑道路的。

 好在朱由校有大明建设、四海建设与皇家建设这三支比较成熟的建筑商行,有着丰富的修路经验,短期内看的确是没有什么回报,但长远来看除了能解决长期困扰京畿地区边患的问题外,还能促进这些地方的开发,尤其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毕竟内地对羊毛与牛羊肉的需求量一直都非常庞大。

 除此此外,还能解决一部分新迁移过去的新移民与本地牧民的就业与收入问题,这些人手上有了钱了,除了会存起来外,还会想着法子花出去,到时候又促进了这些地方的消费增长。

 有了消费就会有需求,有了需求就会有供给,久而久之则会加快交易的频率,最终也就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了,税收自然也就跟着增长了,不过大明的税收政策肯定也要跟着变化,不然靠现在农业税、市舶税、盐课、茶税等几项短期内无法得到快速增长的税收,依然会继续严重制约大明朝廷的中央财政,中央朝廷财政崩溃后,大明也就会跟着崩溃。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想办法增加税种外,还要想办法执行全面缴税,废除特权阶级尤其是宗藩勋贵与官僚士绅的免税特权。

 此外,还要增加一些由外朝与内廷控制的产业,从而在市场出现混乱的时候,朝廷能有及时调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