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韩王移藩(第2页)

 对于这种悄悄给皇帝身边人送重礼的行为,没有哪个皇帝与朝廷重臣容忍,毕竟本朝就有宁王朱宸濠这个典型案例存在。

 于是乎,御史与礼部官员的弹劾题本一遍又一遍地递到了朱由校的案桌上,朱由校看着垒得厚厚的题本,心里大骂了几声蠢货后,便干脆下旨削了两藩仅剩的最后一个中护卫,只让他们各自保留了一个中护千户所。

 至于文官们一个个请求削藩请求,朱由校自然明白这些文官和他们后面所指使之人想干嘛,他们不就是想借皇帝之手将沈、郑两藩为庶人后,好侵占他们所占据的庞大煤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朱由校还是十分明白的。

 没了藩王这层华丽的保护外衣,可不就是任由士绅官僚们随意揉捏的摆设了,更何况在有藩王这层身份保驾护航的前提下,官僚士绅们也是可以轻易拿捏他们。

 对此,朱由校也就利用这些人的请求,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郑藩与沈藩的所有世爵变成了逐代递减的流爵,直到奉国中尉后不再降等。

 毕竟这些人都还是皇族,朱由校也不想轻易将他们赶尽杀绝,奉国中尉的那点俸禄也只能保证他们过上比一般人稍强的生活,并不能保证什么奢侈的消费。

 面对庞大的以及未来会越来越多不递等的宗藩,尤其是其中的亲王与郡王,就算朱由校再怎么会赚钱,这些人迟早也会将大明吃垮,而逐代递减爵位的流爵办法,是朱由校目前能想到的最佳解决办法。

 相比亲王与郡王占据庞大的土地与其它一些社会资源,奉国中尉带给朝廷的压力就好很多了,朝廷付出的只不过是一点微薄的俸禄,却并不需要付出其它太多的东西。

 或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越来越多的奉国中尉或许到最终只剩下一个皇族身份的空头衔,而俸禄则会被停发。

 但现在的朱由校可不会傻到急于马上全面实施流爵制度,更不会停发宗藩们的俸禄,毕竟目前他的势力相比整个官僚士绅集团来说,依然还是十分单薄,他还需要与自己利益几乎一致的宗藩们的支持,起码不能让他们站到自己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