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缉拿逃犯(第2页)
而大明与安南的关系,更是如此,大明强盛的时候,甚至派大军过去郡县安南,国势衰弱,立马失守,而且时不时还会和大明制造点摩擦,想从大明身上多占点便宜。
“回陛下,老臣以为,对待逃亡广南的史家,除了派遣使臣,也该派遣大军前往震慑,软硬兼施下,方能从广南要回钦犯!”方从哲躬身回道。
对于前竞争对手,他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怜悯,只会是痛打落水狗,不给政敌翻身的机会。
朱由校权衡一番后,看向三人说道:“对于屠家与史家的逃犯,就如此安排吧,只是不知该派哪支军队前往广南?”
“禀陛下,臣以为当派广东水师前往,距离近,而且熟悉广南的水域!”李长庚首率先答道。
“现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谁?”朱由校问道。
“是陈璘之子陈九经,曾随其父前往朝鲜参加过壬辰倭乱!”李长庚回道。
对于李长庚的话,徐光启立马提出不同的意见:“禀陛下,臣以为当派海军第二营前往,陈九经虽然是名将陈璘之子,但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而国舅爷王兴这两年一直在福建与浙江沿海围剿海盗,海战战绩辉煌,而且战舰与火炮皆强于广东水师,若由海军第二营前往广南,不仅能壮我大明军威,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徐光启自从入阁后退出了西山武学与禁军,而且也不领兵部事,但他可一直有关注自己曾经付出过的心血,对于海军的了解自然不输于领兵部事的李长庚。
至于李长庚为何不推荐海军,而是推荐广东水师,自然是因为他想让兵部管理的军队也能出来刷下存在感,从而保住兵部在大明军队中的话事权。
看着争论的两人,朱由校一时没反应过来,缓了片刻后,朱由校看向方从哲道:“元辅,你以为呢?”
“回陛下,老臣以为,徐阁老与李阁老各有各的道理,不如各取一半,两边各派一支水师前往,兼顾了广东水师对广南水域的熟悉和海军的威慑力!”面对朱由校的提问,方从哲采取了折中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