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殿试(第2页)
随着落榜举子们的纷纷离京,京城客栈的一房难求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而房价则也回到了正常的水平,这让四百个新中试举子们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尤其是那些家庭出身一般的贡士,比如父母早亡由祖父母养大的湖广德安府孝感县夏时亨。
虽然来京赴考前,同乡士绅给他凑了不少盘缠,但在京城一多月的高额开销,也是让他很难负担。
三月十五,壬戌科殿试准时开始,四百名新进贡士一大早就出现在了长安左门,等候着皇宫的开启。
至于紫禁城里面,此时皇极门广场上内官监与司礼监的内侍宦官们正在摆放着考生们即将答卷的桌椅,以及纸墨笔砚。
因今天天气不错,加上三大殿损毁并未重新修建,以及参加殿试的人数过多,所以殿试的场所便被安排在了皇极门的广场上。
此次殿试的开考时间朱由校定在了上午九点正式开考,下午五点半正式收卷。
有了钢笔与时钟,给书写与计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不是需要看太阳照射在日晷上的标记进行估算时间,也就不再遵循之前早早开始开考,以及日落才收卷的规定。
殿试只考一篇策问,字数也就一两千字,八个半小时的时间足够使用了,后世的高考作文字数虽然在千字以内,但作答的时间也才一个小时左右而已。
昨天下午,朱由校最终敲定了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外加黄立极、张瑞图、黄士俊等十二人,作为此次壬戌科殿试的读卷官,殿试时间即将到来之际,他们早早地来到了皇极门广场上等候皇帝的到来。
上午八点刚过,等候在长安左门的四百名贡士按照会试名次依次排好,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秩序井然地朝皇城内走去,先是穿过承天门与端门,之后来到了巍峨的午门,进入午门再穿越金水桥,就来到了殿试的最终目的地,皇极门广场。
众贡士在礼部官员的指点下按照会试名次分开依次坐好,正襟危坐地等候着皇帝与读卷官的出现。
殿试考题只能皇帝来出,通过殿试的进士也只能是天子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