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李尔瞻到达仁川(第2页)

 不过这次来的不是禁军,而是总部驻扎在登州水城的渤海水师,而渤海水师是由之前的登州、天津、旅顺水师合并而来,水师提督是沈寿岳的父亲沈有容,此次派来支援朝鲜的是沈有容的另一个儿子沈寿崇。

 与沈寿崇一同前来的,还有四海运输的运粮船队,足足有十艘福船的粮食,加上沈寿崇船队自带的粮食,足够永宗岛上的明军使用三个月了。

 而且四海运输的船队在卸完粮食后,立马原路返回登州装载粮食,直到永宗岛上的粮食足够一年使用为止。

 现在处于小寒潮高峰期,仁川港在冬天有着超过两个月的结冰期,必须储存足够的粮食,以应对朝鲜可能的长期封锁。

 此次随沈寿崇过来的,除了援兵与粮食外,还有不少建造防御工事的水泥,有了水泥,明军就能在永宗岛上建设坚固的棱堡与碉堡了,顺便硬化港口。

 李尔瞻到达仁川后,看着对面永宗岛忙碌的明军与朝鲜水师俘虏,心情十分的复杂。

 通过江华都护府与周边城镇的人员描述,李尔瞻已经大概明白了明军进攻朝鲜水师的详细经过,准确来说并没有什么经过,而是大明水师对朝鲜水师的强势碾压,打得朝鲜水师毫无还手之力。

 看着对面多了超过一倍的船只,李尔瞻的内心是绝望与无奈的,虽然自己可调动两万人的军队,但没有船只渡海,只能在仁川海岸望洋兴叹。

 就算庆尚道与全罗道的水师赶来支援了,就一定能打败明军水师嘛?

 对于这个问题,李尔瞻是消极的,虽然他打压异己、贪婪成性,但却不是傻子。

 他此次极力请求出征,就是为了重新博取李珲的好感,从而维持住自己的权势与地位,只是万万没想到明军的战力会让他如此的大吃一惊,而且现在更是多了一倍多兵力。

 面对如此难以破局的局面,李尔瞻只能先加强仁川与江华岛的防御,静候汉城与全罗道及庆尚道的援军,在此之前,他什么也做不了,明军不主动攻打他就会是最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