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视同仁,努力维持平衡(第2页)

 等扛住了建奴的这一波进攻,朱由校马上会对兵部与户部进行一次全员大清洗。

 至于刑部,朱由校倒是想更改《大明律》与《皇明祖训》,并且加强对官员的反腐力度与完善司法系统,但奈何精力实在有限,就先维持原状吧。

 工部这边的事情,年前该说的基本都说了,就是推广新作物、修建皇陵、京城街道改造、水泥路与港口修建、辽东战略要点碉楼与城堡修建、北方水利兴建等事。

 另外,加了条盖州与辽口到沈阳的水泥路,朱由校没有交给工部或者兵部去修,而是交给了都知监去修,限他们一年内修建完毕。

 靠兵部与工部的那群大爷,不知道要修到猴年猴月。

 虽然由都知监去修,但费用却由兵部承担,因为这条路基本是用作军事用途。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朱由校虽然还有三千万两的存银,但皇家银行、禁军、几条水泥路等几项大笔支出,这三千万两也不一定够用啊。

 至于督察院,朱由校暂时也不想有过多改变,还是等辽东战事结束后,再来慢慢调整。

 有了前几天的警告,想必亓诗教也会收敛很多,只要不过分,朱由校会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年度会议,除了吏部与户部的事情,朱由校针对性地加了些要求,其它的部门,对于他们汇报的内容,朱由校并没有过多干涉。

 吏部是为了提升官员办事效率,而户部是为了搞钱,兵部本来也应该要大改,但现在辽东战事急迫,牵一发而动全身,处于非常敏感时期,朱由校只能选择维持现状。

 召开这次年度会议,并不是想急迫地想改变很多事情,更多的是让朝廷形成一种总结与规划的惯例。

 当然,朱由校也想通过这种小规模核心官员参加的会议,慢慢取代那些动不动就几百人参加的朝会。

 这种朝会处理事情的效率实在低下,而且还耽误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真不知道崇祯这个憨货,是怎么做到几乎每天开朝会的,有时候早朝不算,还要继续召开午朝,甚至是晚朝。

 几百人吵吵嚷嚷,一整天过去了,啥事都没处理,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党争。

 至于三大殿的修建,虽然有零星官员上题本请求重修,但基本都被朱由校给留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