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生某个阶段(第2页)

 较真,执拗,把自己擅长的学术领域搞定就好。

 保命要紧,活着比什么都强。

 石美玲年纪轻轻,大手术已经做了两次了,眼眶纤维瘤摘除术(纤维瘤良性,但是扩展太快,压迫眼球,会导致失明),肺部结节切除术(术后样板检测为微浸润性腺癌,也是做的及时,再拖下去,肺癌初期中期。)

 所以廖教授才会真诚劝她过来休养一阵。

 这身体太糟糕了。

 再这样下去,廖教授觉得这妹子的画都要涨价了。

 画家一死,画作价值翻倍。

 (赵女士:……我没想那么多。)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

 石美玲之前正是膨胀的阶段,意气风发,还有人恭维她最年轻的副院长什么的,什么最有价值的当代女画家什么,夸的她膨胀的不行。

 结果两场手术把她拽回来了。

 确实,成为石院长之后,没有一幅自己觉得可以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石院长画的画,大家都夸好,她自己却觉得不好。

 没有灵气只有匠气。

 她眼疾突发也是因为有次路过学校展厅,听到两个学生点评她的画:“画的啥啊,跟小学生一样,还不如我们班上的学生……”

 血压高了。

 像是听到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子说话,看他没有穿衣服。

 紧急送医院才保住眼睛。

 她真正难受的点,在于,她自己也真是这样觉得的,画的太烂了。

 艺术家江郎才尽,觉得自己不可能突破自己,才会想走别的路,不然你以为她想对领导点头哈腰啊,她不想的。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她一个看着光鲜亮丽的院长,都有无限烦恼。

 不过被师姐开导一下,真的好多了。

 快满血复活了。

 石美玲伸展懒腰,舒坦。

 然后看到了那个跟狗奔跑的小伙子。

 “哟,师姐,那不是你学生吗?”

 廖教授也看到了飞奔的小冯,年轻真好。

 两人甚至停下来,看了一会他带着一条大金毛来来回回的跑。

 夕阳下,给金毛的毛毛染了金色的光晕,画面更美了。

 廖教授欣赏年轻人的活力。

 石院长只觉得自己那刚刚做完手术的眼球好像又活跃起来了,切掉一大半肺部的肺也活泼起来,她想画画。

 想画一幅有生命力的画。

 一幅美好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