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不算“母亲”的母亲

韩秋看了眼日历,又把时差去掉,最终得出结论:38个小时后,芝加哥时间中午11:00整时,就是家乡的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

 在新生联谊会搞一个像样的活动,这个想法像一个心病,一直落在韩秋和路明非的心头,生根发芽,越病越深。

 路明非和韩秋都认为,在农历新年举办一个宴会和舞会将具备特别的意义。

 但是……没钱啊,是真没钱,诺顿馆一天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韩秋的生活费确实不少,但也就是三个人有事没事整点小酒的地步,还到不了资本家的境界。

 真没想到,在哪儿都会为钱发愁。

 愁啊,愁。

 韩秋还是决定多付出一点,毕竟路明非是真的榨不出油水来。

 他倒是还有点办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奏效。

 四天前,他给母亲写信。

 那个素未谋面的“母亲”。

 也只能写信,韩秋不知道她的电话号码,只有以前母亲给自己写的信,还是在国内的时候。

 她每年都给自己写祝福信,就过生日的时候,等寄到韩秋手上,生日都过完了。

 当然,站在韩秋的视角,他只是去年收到过。

 在写这封前,韩秋特地询问了韩先生,关于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母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韩先生的回答是:一个有些可怜又可恨的中年女人,在洛杉矶嫁给了当地的富豪,舍弃了孩子又想着弥补孩子。

 这是第一次询问,在此之前,韩秋丝毫没在意过那个女人。

 说到底还是心态的变化,最初的韩秋是想着横扫一遍,过一过系统文主角的瘾,然后回到原本的生活,要是过得痛快,就待在这里不回去了。

 看似很有规划性和目的性,实际上只是在混沌中度日。

 他挺感谢那两个言灵的,也挺感谢韩先生,其实最该感谢的是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死小孩。

 这是韩秋在韩先生给的《悼亡者之瞳》里读到的一句话,他把这话换了个词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意气少年。

 大家都曾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经历、风景、情感,热爱自己走的每一步,喜怒哀乐。

 只是渐渐的,大家忘了那个意气少年的样子。

 开始惧怕失败,甚至憎恨。

 开始厌恶过程,甚至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