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传道授业

 没有羽翼,姬琮只能发挥他的强项,高超的法术天赋,御风而行。 

 他为了接近荀不疑,穿的是儒服,平时张扬的红衣都没有带出来,一路边走边问,走了两天才终于找到荀不疑讲学的地方。 

 看他穿着打扮和仪态气质都像士人,门口的守卫没有为难他。 

 “这位先生师承何处?” 

 这里不讲身份官职,只看学派。 

 因为之前出过辩论不过,直接引来军队,导致死伤的事情,所以往后的学宫都会配备守卫。 

 “在下陈先生劣徒。” 

 姬琮当年跟随的那位大儒唤作陈辛,在虞国很有名气,但要说全天下最有名的大儒,首推荀不疑,这也是为何他总是四处讲学的缘故。 

 人的名气一大,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于是再孤僻清高的人也只能被名声推着,做根本不喜欢的事情,除非是彻底放弃名声带来的好处和利益。 

 听见姬琮师从陈先生,守卫立刻让他进去了。 

 学宫应该是临时搭建的,木头柱子都没有刷漆,地上的杂草也没有处理干净,一个老者坐在柱子旁,表情严肃,穿着朴素,正拿着刀笔奋笔疾书。 

 “老先生,请问荀夫子的课室要怎么走?” 

 姬琮等在一旁,直到老者收起书卷才开口,这样恭谨的态度取悦了他,他很欣赏姬琮:“孺子可教,荀夫子的今日不讲学,小后生还是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吧。” 

 附近的客栈住的基本都是慕名而来的士子,姬琮自知学识不足,便也没有特意交际,只是本着不委屈自己的准则订了间上房,吃了顿合口的饭菜。 

 晚上他窝在床上,隔壁传来争吵和辩论的声音。 

 他和崔祁一样爱听八卦,投影的法术他虽然没学过,但架不住他天赋卓绝,墙壁上很快出现了一群身着儒服,头戴儒冠的人。 

 他们大多都是年轻人,脾气暴,声音也大。 

 姬琮听他们从东吵到西,从南吵到北,各家都被批评一遍,尤其是墨家,什么无君无父,为虎作伥,而巨子效力的唐国更是虎狼之国。 

 虽然唐国很在意士人间的声名,但没得到利益的人一定会心存怨怼,儒家是唐国最势弱的一家,他们自然有怨言。 

 一群人吵到亥时,才不情不愿地散了,姬琮也打了个哈欠,睡觉去了,他不像崔祁那样倒头就睡,对白天的事情做个复盘后才放任自己进入梦乡。 

 天刚蒙蒙亮,姬琮就动身去了学宫,昨日的老者还在那里,他见到姬琮有一瞬间的诧异:“小后生知道荀不疑今天讲不讲学吗?这么早来不怕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