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雄心猫猫缺大德

第204章(第2页)

 考虑到现在是冬季,系统还在靴子里设计了保暖内衬,十分贴心。

 紧接着就是护膝工具,由于伞兵在跳伞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腿部会先着地,所以腿部受伤的几率会很高。

 这护膝由海绵和橡胶组成,外面使用纺织布包裹起来,戴起来很柔软,也有一定的
 

弹性,能有效保护同志们的膝盖部位。

 最后的防具是护目镜和钢盔。

 前者两侧有松紧固定环,能适合每一个战士的头部尺寸。

 两个镜片使用了玻璃,并稍向内弯曲。射击时,镜片也不会影响精准度。

 钢盔则是在35年款式亚得里安盔上做了些许改进,采用高镍和锰含量的钢材,厚度加到了1.3毫米,重量达到了1.2千克。

 头盔设计的防弹性能,是能承受300米/秒速度飞来的弹片。

 为了防止在跳伞的过程里,被天空中的强大气流吹走。新式的伞兵盔配有更复杂而坚固的悬挂系统,使得头盔能牢牢地固定在同志们头上。

 作战人员在空降时,往往需要更多的枪支弹药。

 虽然武器的长度和重量,会导致同志们在出现非战斗伤亡。但总比只携带一把手枪和少量的子弹强,落地以后等武器箱要强一些。

 人枪分离战术,在二战期间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时就需要一款合适的携行具。

 系统则是提供了一个弹药背心,它用皮革和帆布制成。

 背心的前后横向携带冲锋枪弹匣,前胸5个,后背7个,腰部部分还有手榴弹包,可以存放7颗手榴弹。

 携弹量虽然还算不错,但可惜没有防弹功能。

 最后就是伞兵携带的武器了,不多猜都知道是以我们的老朋友mas-36和mas-38为主。

 mas-38这款冲锋枪,在最早就是按照伞兵武器来设计的。极轻的质量和较短长度搭配上还不错的火力,在强度没有那么高的民国战场基本够用了。

 mas-36有专门的伞兵款,代号cr39。

 为了方便战士携带,设计师搞了一个可折叠的铝制空心枪托,这么一改让重量比步兵款轻了不少。

 非战斗时,只要拨动枪身上的拨片就可以折叠枪托。枪背带也是一种较轻的织物,勉强又减重了几十克的重量吧。

 配合加科研槽刚刚解锁的布朗德mle50毫米迫击炮和轻机枪,空降兵在火力上甚至不算弱。

 除了「伞兵一型」、「燃料精炼一型」和「工业的雏形」这三个科研选择外,剩余的两个科研槽黄河分配给了「布朗德mle1935型60毫米迫击炮」和「离散型工业四型」。

 继续选择迫击炮是当前比较明智的选择,毕竟要考虑到部队的机动性。

 如果要问前线的战士们,75小姐好不好强不强,那得到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她射速快,威力大,这样的武器以前想都不敢想。

 但这门炮在部队里的处境有些尴尬,主要她是重量太大,机动性不高,跟八路军的打法风格不符。

 由于带清的马政有问题,禁止汉人养马,导致原来在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各省的马产全被破坏了。

 在37年开战的时候,全国军马储备只有10万,而且质量不好。基本上是以以蒙古马和伊犁马为主,没有重型挽马。

 八路军一般的团级部队,根本没有足够的马来拖拽75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