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雄心猫猫缺大德

第66章(第2页)

 “这事不能怪我啊,我是答应优先给你装备,但你的团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别用那么恶心的眼神看着我,怪渗人的。有事你去找旅长,找师长去。”

 听到旅长和师长的名字,李云龙一下子就怂了。即使相隔甚远他都能想到对方的脸,他可没有胆子去质问人家。

 吃完饭后,三人一起去了军工区的仓库提枪。

 面对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武器箱,孔捷随机打开了一个。

 箱子里是五把崭新出厂的mas-36,这是孔捷第一次接触新式步枪,他小心的拎出一把拿在手上细细抚摸每一处枪身。

 随后拉开枪栓,用枪瞄准了一下仓库深处的墙壁,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仓库里。

 因为孔捷用过mle 1886 m93步枪,所以对于新武器没有保险这件事情并不感到意外。

 他熟门熟路的从枪管下端抽出长针型重剑刺刀,插好四棱锥后他摆出了一个突刺的动作。

 简单熟悉了一下新式武器后,孔捷将这把步枪放回了箱子里。

 如果要问他对于这把枪的评价,那肯定是满意的不得了,想到这武器以后能装备全团他就兴奋极了。

 不过在他看来,这武器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短,拼刺刀的时候有点吃亏。

 很多人觉得,刺刀的制作没有什么难度,应该是有个铁匠炉就能生产的。可实际上,对于工业能力非常落后的根据地,刺刀生产真心不容易。

 这玩意要想在近战中发挥威力,必须要和步枪紧密相连,套筒、卡榫等小零件和刀身的标准化非常重要。

 

 如果做的不合身,刺刀装在枪身上就会松松垮垮,白刃战时候随时都会掉落。

 而且这东西属于消耗品,因为刺刀刀身狭长,在战斗中很容易就被折断,所以实际的损耗非常大。

 原先部队里很缺优质的刺刀,只能用传统的大刀、梭镖、红缨枪代替。

 自从有了黄河提供的设备后,后勤部的军工区已经有能力生产优质的刺刀了。

 用惯传统刺刀的战士们,对于高卢鸡的四棱锥有些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