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过春节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包子铺放假,林初夏也回了秦家踏踏实实过春节。

 今年秦阳回来的早,秦家又有了生意,虽然生意是林初夏的,可秦汉和张桂兰两口子这段时间在包子铺赚的比他们卖一年的菜赚的还要多。

 可以说这是一个团圆年,也是一个丰收年。

 家里的年货就不用说了,早早备的足足的。

 虽说他们在包子铺天天都能吃上肉,可过年嘛,特别是北方的春节,就得足足的备好才像过年。

 整只的猪腿,半扇的猪排骨,村子里有宰羊的,秦父还买了半只羊。

 秦母早把院子里的大缸放了一缸底水,冻上冰,就是天然的大冰箱。

 这里边放了东西不会坏,还不会被老鼠啃。

 三十这天,按照他们这里的习俗早晨要吃捞干饭。

 这会儿没有电饭煲,米饭用大铁锅把米煮成半熟,然后把米从米汤里捞出来,放在笼屉上继续蒸,叫做捞干饭。

 他们山河省的农村很少种大米,大米相对贵很多,而且不好买。

 特别是计划经济年代,他们农村更买不到大米,没有配额。

 就算是市场放开了,这几年大米也少,再加上人们手里没啥钱,买米都是论斤买,买回家也多是做稀米粥吃。

 或许正是这样,才会在除夕吃一顿白米饭,给春节增添一份仪式感,预示着来年都是好日子吧。

 林初夏上辈子早不按这个习俗过节了,重生回来,早晨一进厨房见大嫂正煮米,满屋子都是米香味,顿时有些恍惚。

 她还记得在娘家的时候,三十早上捞干饭,她是吃不上成碗的干饭的。

 大姐和小弟每次却往饱里吃。

 后来嫁到了李家,她也是喝米粥的那个。

 等做生意赚了钱,大米饭随便吃的时候,她也不想按照这个习俗过节了。

 张桂兰看到林初夏进屋,指着旁边道,“一会儿再做个猪肉炖粉条,我都切好了,弟妹你没事剁点儿白菜馅吧,吃过早饭他们要去坟地,往年都会包点儿饺子带上。”

 “行,”林初夏洗手去做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