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范季教韩非商业致富,教育育人(第2页)

 虽然如今的齐国并不主张发展军事力量,但他们的国力可不弱。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在背后作为支撑。 

 这些钱哪里来的? 

 大部分都是商人的税收! 

 这个时代就是一边享受着商人提供的便利和条件,一边鄙视这些勤劳的小蜜蜂。 

 在宋代有文章记载:“士农工商,四者谓之业。士者为学,农者为耕,工者治器,商通有无,此之谓事。” 

 说的就是士农工商虽职业分殊,但皆为本业。 

 故四民作为社会的基本民众,正所谓柱之石,国之本也。 

 秦国的商人地位原本是不低的。 

 但自从商鞅变法提出重农轻商之后,商人的地位才急剧下降。 

 秦代军人、官吏和百姓都享有人身、财产、婚姻和单独立户的权利。 

 但商人、赘婿、后父三种人的权利却受到限制。 

 秦国推行“重农抑商”。 

 认为农耕是本业,经商是末业。 

 所以商人阶层受到歧视,甚至有商人不得穿丝绸一说。 

 可范季觉得,适当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并不是什么坏事。 

 商人的确是挣钱,但也是靠本事挣钱。 

 特别是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 

 在各国间往来做生意的,那可谓是把脑

袋拴在了裤腰带上。 

 每个国家都是在一边吸着他们的血,一边痛斥他们。 

 商人心里苦,但是商人不说。 

 聊到这里,范季才点名主题道:“可以以捐办学堂的名义让他们出钱,凡是捐办学堂的,可以给到他们一些相应的优待政策。” 

 “这样一来,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商业便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商业才是财源滚滚的最佳路径。” 

 “商业得到发展,国家有钱了,军事自然而然也能上来。” 

 韩非若有所思道:“学堂的事情也能得到解决,一举多得。可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在里面。” 

 他抬头看着范季,面色尴尬道:“王上他......好像比较讨厌商人。” 

 范季淡淡点了点头:“我知道啊。” 

 赢政讨厌商人,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吕不韦。 

 “所以这才需要你去劝谏不是?” 

 韩非惊讶地指着鼻子:“我去劝谏?” 

 不是应该你去吗? 

 你说话可比我好使多了。 

 范季语重心长道:“是你要改革还是我要改革?是你要儒之教化还是我要儒之教化?” 

 “现在连学堂的事情都解决不了,还谈和教化?” 

 “办法已经给你了,干不干随你。” 

 韩非咬了咬牙,劝谏就劝谏。 

 反正我要是惹恼了秦王还得你去保我。 

 “若是学堂办好了,那如何让普通百姓愿意将子女送去读书呢?这改变命运又是怎么个说法?” 

 范季侃侃而谈道:“这便涉及到另一项政策,科举制。” 

 韩非疑惑地问道:“何为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