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乾隆单挑朱元璋!!

在“时空帝王交流协会”成立后的某日,乾隆弘历在群内显得异常活跃。他回忆起自己统治时期的辉煌岁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于是,他开始在群内炫起富来,想要让其他帝王见识见识清朝的繁荣与昌盛。

 乾隆首先发话,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与炫耀:“诸位帝王,朕在位期间,清朝可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朕的皇宫,金碧辉煌,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就说那圆明园吧,那可是朕的心头好,里面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还有那些精美的建筑,哪一个不是世所罕见?还有朕的珍宝馆,里面的藏品,随便拿出一件,都能让世人惊叹不已!”

 此言一出,群内顿时安静下来。其他帝王纷纷停下手中的事务,聚精会神地听着乾隆的炫富之言。而朱元璋,则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

 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嘲讽与不屑:“哼,玄烨皇帝在位时,也曾有过不少辉煌成就。但朕要说的是,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仅仅看皇宫的奢华和珍宝的数量。朕在位时,虽然皇宫不及你的圆明园那般豪华,但朕深知,百姓的安居乐业才是国家之本。朕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你的那些珍宝,在朕看来,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罢了。”

 乾隆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直接地嘲讽自己。但他毕竟也是一国之君,岂能轻易服输?于是,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反驳道:“朱元璋皇帝此言差矣。一个国家的繁荣,自然不能只看百姓的生活水平。皇宫的奢华和珍宝的数量,也是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朕的清朝,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康熙玄烨也插话了。他微笑着说道:“两位皇帝都言之有理。一个国家的繁荣,确实需要多方面的体现。但朕认为,最重要的是民心所向。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自然能够长治久安。至于皇宫的奢华和珍宝的数量,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乾隆听了康熙的话,心中稍微平衡了一些。他点头表示赞同:“玄烨皇帝所言极是。民心所向,确实是国家繁荣的根本。但朕还是要说,清朝的繁荣与昌盛,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乾隆的炫富之言并未就此结束。他接着又说道:“朕在位期间,还曾六下江南。每一次南巡,都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朕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夹道欢迎,争相目睹朕的风采。这难道不是清朝繁荣与昌盛的体现吗?”

 这话一出,群内顿时炸开了锅。其他帝王纷纷出来看热闹,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则提出质疑。而朱元璋,则是再次开口嘲讽:“哼,六下江南?声势浩大?你这是在炫耀你的排场吗?朕在位时,也曾多次巡视天下。但朕每次出行,都是轻车简从,不扰民、不铺张。朕要的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你这般炫耀排场,岂不是本末倒置?”

 乾隆被朱元璋一番话噎得哑口无言。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不留情面地嘲讽自己。此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但碍于群内帝王的面子,他只能强压下怒火,不再言语。

 然而,群内的其他帝王并未就此罢休。他们纷纷开口,有的支持乾隆,有的则支持朱元璋。一时间,群内热闹非凡,仿佛成了一个辩论场。

 唐太宗李世民首先发言:“朕认为,乾隆皇帝所言虽有些夸张,但清朝的繁荣与昌盛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炫富与否,不过是个人性格使然。朕在位时,也曾有过不少辉煌成就,但朕从未炫耀过。因为朕知道,一个国家的繁荣,不是靠炫耀得来的。”

 宋太祖赵匡胤也接着说道:“朕在位时,也曾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但朕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能够凝聚人心、激励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乾隆皇帝炫富也好,不炫也罢,只要他能治理好国家,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那就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