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筷子爱!!(第2页)

 朱棣闻言,亦是哈哈大笑,他身着明黄色龙袍,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太宗兄过誉了。大明虽不及大唐之早,但朕自登基以来,亦致力于国泰民安,海清河晏。朕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更是亲征漠北,五次北伐,扫清北疆之患,此等功绩,亦算不负先祖之明训。”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朱棣兄果真是雄才大略,朕虽未曾亲征如此频繁,但亦曾平定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使得大唐北部边境得以安宁。朕记得,那突厥曾言,‘天可汗有大唐,突厥如落叶飘零’,此等豪言,至今想来仍觉快意。”

 朱棣听后,亦是豪情万丈:“太宗兄之英勇,朕亦有所耳闻。不过,朕之大明,亦有郑和下西洋之壮举,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中外交流,此等气魄,亦不输于任何朝代。”

 李世民点头赞同:“郑和航海,确实乃我大明之光。然我大唐亦有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经千辛万苦,带回真经万卷,促进佛教文化之繁荣,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彩:“玄奘法师之事迹,朕亦有所耳闻,实乃大智大勇之人。不过,朕之大明,亦有王阳明之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影响后世数百年,此等思想之光,亦不可小觑。”

 李世民闻言,不禁点头:“王阳明之心学,朕亦有所耳闻,确乃一代大儒。然我大唐亦有杜甫之诗,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李白之诗,豪放不羁,抒发个人情怀。此等文学之盛,亦是我大唐之骄傲。”

 朱棣笑道:“文学之道,大明亦有唐宋八大家之遗风,更有《永乐大典》之编纂,集古今之大成,亦是文化之瑰宝。”

 二人越聊越投机,从政治到军事,从文化到艺术,无不涉猎。李世民忽道:“朱棣兄,朕闻你大明有火器之发明,威力巨大,不知可有此事?”

 朱棣闻言,面露得意之色:“确有此事。大明之火器,如神机箭、红衣大炮等,皆威力惊人,使得我大明军队如虎添翼。此等科技之进步,亦是我大明之骄傲。”

 李世民听后,不禁感叹:“科技之道,果然日新月异。想我大唐之时,虽有火药之发明,却未能广泛应用。朱棣兄之大明,真乃时代之先锋。”

 朱棣亦是感慨:“太宗兄过誉了。不过,朕之大明,亦有诸多不足。如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等问题,亦曾令朕头痛不已。”

 李世民闻言,亦是点头:“朕之大唐,亦有外戚干政、藩镇割据之患。历史之车轮滚滚向前,总有波折与挑战。但只要我们心怀天下,勇于担当,定能开创一番伟业。”

 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彼此成就的认可与尊重。他们继续聊着,从治国理念到个人情感,从历史教训到未来展望,无不谈得津津有味。

 “朱棣兄,”李世民忽道,“朕有一言,愿与兄共勉。历史之河,浩渺无垠,我们皆是其中之一滴。但只要我们心怀百姓,勤政爱民,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棣闻言,亦是动容:“太宗兄言之有理。我们虽生于不同时代,但皆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国泰民安。愿我们之精神,能激励后世子孙,共创美好未来。”

 二人举杯相庆,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历史上的帝王,而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聊得尽兴,直到幻境渐渐消散,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回到各自的时代,李世民与朱棣都将这次相遇视为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他们更加坚定了治理国家的决心,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但李世民与朱棣的吹牛盛宴,却成为了后人口中流传千古的佳话。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神秘而奇妙的所在——天幕商城。这里汇聚了来自各个时空、各个文明的奇珍异宝,无论是古代的仙丹妙药,还是未来的高科技产品,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踪迹。而今天,天幕商城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新品上架”——一道源自古老中华的美食——夫妻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