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我这古董?就不是古董?(第3页)

 “而我们西方的古董和艺术,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补充道,“比如我们法国的钟表和枪械,都是结合了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而制成的。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也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觉得古董和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形态,更在于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一件古董和艺术品,都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以尊重和敬畏的心态,去对待它们。”

 众帝王和观众们的发言,让天幕直播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董和艺术。

 而这场争执,也让众帝王更加珍惜和珍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他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才能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随着天幕直播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帝王和观众们加入了这个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他们在这里分享着对于古董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在这里结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和伙伴。

 就在众帝王与观众们围绕古董与艺术展开热烈讨论之时,天幕直播间的一角,突然涌起一阵不同寻常的风暴。一阵狂风席卷而过,似乎带着某种古老而自由的气息,紧接着,一位身着飘逸长袍,手持酒壶,长发披肩的男子跃入了直播间——这正是古代中国的大诗人李白。

 李白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醉眼朦胧,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与这个时空的界限都模糊不清。他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乾隆皇帝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意。

 “哼,听闻乾隆小儿,在此大谈古董,却不知真正的艺术何在?”李白的声音洪亮而充满磁性,瞬间压过了直播间内的所有声音。

 乾隆皇帝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虽贵为帝王,但在文化造诣上,对李白这位千古诗仙也是心怀敬畏。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被如此直接地挑衅,乾隆自是无法忍受。

 “李白,你乃一代诗仙,本应超凡脱俗,何故来此胡言乱语?朕收藏古董,亦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何错之有?”乾隆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试图挽回自己的颜面。

 李白却不为所动,他哈哈一笑,手中的酒壶轻轻摇晃,仿佛连天地都随着他的笑声而颤动。“尊重?若真是尊重,又怎会为了区区古董之争,而忘了艺术的真谛?乾隆小儿,你可知,真正的艺术,不在于物的贵贱,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说着,李白竟从袖中抽出一卷纸张,那是他的一首未完成的诗作。他目光如炬,望向乾隆,继续说道:“此诗,本欲描绘山河之美,人间真情,却因你这等俗物之争,失了灵感。今日,我便在此,毁了它,以示艺术不可为名利所累!”

 言罢,李白手指一弹,那卷诗作化为一团火焰,在他的掌心熊熊燃烧,最终化为灰烬,随风飘散。这一幕,让直播间内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连乾隆也一时语塞。

 “李白,你……”乾隆刚欲开口,却被李白打断。

 “乾隆小儿,记住,艺术,是自由的灵魂与天地万物的对话,而非你等权贵手中的玩物。我李白一生,不求名利,但求心中那份纯真与自由。今日一别,愿你早日醒悟,勿让俗物蒙蔽了双眼。”

 说完,李白转身,长袖一挥,身形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直播间之中,只留下一股淡淡的酒香和无尽的思索。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直播间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而复杂。众帝王与观众们,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被李白的这番话深深触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乾隆皇帝更是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开口:“李白之言,虽刺耳,却字字珠玑。朕,或许真的过于执着于物,而忽视了艺术的真谛。从今往后,朕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