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功过相抵!(第2页)

 然而,在这沉重的氛围中,

 也隐约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朱元璋的形象,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复杂多面。

 他既是铁血帝王,开创了大明基业;

 又是残暴君主,留下了诸多争议与遗憾。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功过是非,将永远成为后世评说的素材。

 天幕继续滚动,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而关于朱元璋的讨论,也将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

 【而胡惟庸是否真正造反还有待商榷。史学家多数认为,胡惟庸当时权力过大,明太祖是因为担心相权威胁到他的军权,选择了杀戮。

 朱元璋还制造了文字狱。

 出身卑微的朱元璋对自己曾经的身份极为敏感,“光”“秃”等字眼都会被他认为是在讽刺自己当过和尚。

 一个普普通通的“则”字,因为读音近似“贼”,都会被他认为讽刺自己曾经当过草寇。

 为此朱元璋杀了不少的人,还详细规定了上奏的各种文体与文字禁忌。】

 【此外,朱元璋在立法上颇为严苛。他大力整顿贪腐、只要超过60两银子以上,就会格杀勿论。

 他还用残酷刑法来惩治贪官,挑筋断指颇为常见。但他还采取了一个矫枉过正的措施,就是降低官吏薪资。

 官吏无钱养家,更需要经济来源,因此严刑峻法只能一时震慑阻止贪腐之风,不能扼杀。

 我们都对历史书上朱元璋的画像印象深刻。民间传说朱元璋曾因画师将自己画的太过逼真,而砍杀无数画师。

 那么,真实的朱元璋真的有这么狠毒吗?】

 天幕之上,随着新的篇章缓缓展开

 ,众人对朱元璋在惩治贪污方面的铁腕手段,

 竟意外地流露出了一丝理解与赞赏。

 尽管他的方式极端且饱受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打击腐败、维护国家清廉方面的决心与力度,确实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