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好大孙这么猛的嘛?(第2页)

 --朱棣:......“老爹!你弄的那玩意擦屁股都掉渣!”

 朱棣的直言不讳,让群聊中的气氛瞬间多了几分诙谐与亲近,

 朱元璋虽面带尴尬之色,却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宠溺,仿佛是对自己儿子性格的又一次包容。

 --朱元璋笑罢,摇头晃脑道:“哎,老四啊,你这张嘴,真是半点面子都不给老爹留。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些做帝王的,谁还没点‘独门绝技’呢?汉武帝的盐铁酒官营,朕的大明宝钞,都是为了国家财政着想,只是结果嘛……哈哈,各有千秋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闻言,适时地插话进来,以他的智慧调和着气氛:“陛下所言极是,每位帝王都有其独到的治国之策,虽成效各异,但皆是为了社稷安危、百姓福祉。汉武帝的盐铁官营,不仅充实了国库,更强化了中央集权,其远见卓识,实乃我等楷模。”

 --康熙帝也点头附和:“不错,汉武帝此举,虽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但从长远来看,对于稳定经济、巩固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等后世之君,更应从中汲取经验,结合时代背景,灵活运用于治国理政之中。”

 --武则天轻抚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虚拟形象中自然无此细节,但她的动作中透露出一种豪迈),笑道:“看来,咱们这群人里,不仅是武能安邦,文治亦是了得。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与本宫当年的科举制度,虽领域不同,但皆是致力于国家的发展与强盛。科举制选拔人才,盐铁官营则稳固经济,两者相辅相成,皆为后世所效仿。”

 --曹操此时也插科打诨道:“哈哈,说起来,咱们这些帝王,还真是各有各的‘绝招’。不过,要是真比起来,谁没遇到过几个难缠的手下败将呢?张士诚之于朱元璋,孙权、刘备之于我,都是一时之雄。但最终,还是咱们这些笑到最后的人,书写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