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李世民教刘据造反!(第2页)

 “再者,时机选择尤为关键。我耐心等待,直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涌现,而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无力镇压。此时,我果断起兵,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攻占长安,建立大唐。” 

 “然而,造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起兵之初,我也曾遭遇重重困难,甚至几度陷入绝境。但正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过人的智慧以及众多忠勇之士的支持,我才能够最终成功。” 

 “太子殿下,李某的造反之路,虽有其特殊性,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你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经验,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 

 刘据听完李世民的讲述,心中震撼不已。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坦诚地分享自己的造反经验,更没想到造反之路竟如此艰难曲折。但他也从中看到了希望与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多谢陛下如此详尽的指点!我刘据定当铭记在心,认真谋划,争取早日为天下苍生谋得福祉!”刘据在聊天群中回复道。 

 李世民见状,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欣慰。 

 他知道,自己虽然身处大唐,但能够跨越时空,为一位大汉太子提供帮助与指导,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对了!不论成功与否,切记误伤家人性命,史笔如刀,以朕为鉴吧!” 

 “哎!” 

 李世民长叹一声,便不再理会。 

 ........... 

 与此同时, 

 大明! 

 洪武年! 

 朱棣正在阅兵,万国来朝! 

 为了秀肌肉,朱棣让郑和把所有番邦国家全都邀请来了! 

 大明,洪武年间,京城之内,气势恢宏的阅兵场上,旌旗猎猎,战鼓雷动。 

 朱棣身着龙袍,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整齐划一、士气高昂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豪情。 

 “今日,我大明国威远播,万国来朝,实乃我朝之盛事!”朱棣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阅兵场上空,引得群臣与使节们纷纷跪拜,山呼万岁。 

 为了彰显大明之强盛,朱棣特命三宝太监郑和,远赴海外,遍邀诸国使节前来观礼。 

 一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番邦国家,纷纷派遣使节,携带贡品,穿越重洋,汇聚于大明京城,共襄盛举。 

 阅兵场上,各国使节或惊叹于大明军队的威武,或赞叹于大明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向朱棣献上赞美之词。朱棣则面带微笑,一一回礼,展现出大国君主的风范与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