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以空间换时间(第2页)
原来这粮仓仅有外围的一成是真粮食,剩下的全是沙土。
“本抚半年前巡查莱州,你就是这般蒙混过关的?
!”陆文锦顿觉一阵眩晕感袭来,原来这粮食亏空在他上任前便有了。
没有粮,如何守住莱州城?!
“陆抚台,小的该死!”
主簿扑通一声跪倒,连称自己冤枉,这年头战事频繁,不是红巾贼,就是乞活贼。先前朝廷组织复辽大战,大量抽调山东粮草。
原本辽东收复,山东的储粮也能慢慢补齐,谁知乞活贼越做越大,甚至有些贼寇的散兵一度闯进鲁南之地。
他就是有心补充粮仓,也赶不上各地调用的速度啊。
“求求老爷念在小的忠心任事的份上,饶过小的这一回吧!”
主簿以膝前行,一把扯住陆文锦的右腿,旋即接着身体的掩护将一沓纸片子塞入陆文锦手心。
陆文锦低头一看,竟是五张同福钱庄的银票,总计一千两银子。
陆文锦心中大怒,小小主簿竟能随手掏出一千两银票,这究竟侵吞了多少粮仓的收益。
“你当本抚行不得军法?”陆文锦拔剑出鞘,架在主簿脖颈。
谁知对方死到临头反而没了惧色,抬起脑袋自信宣告,他不过是小小主簿,粮仓的收益一人也吃不下,总是一些省里老爷分润的。
小小主簿能在这任上做这么多年依旧风平浪静,真以为是“忠心任职”呢?
就算陆文锦斩了他也没甚用处,还会暴露城中无粮的真相,败坏军心。
届时莱州陷落,再有巡按追查,把失败的根因扯出来,省里的官员会如何看待陆抚台?
官场上与人结怨是最大忌讳,这意味着身后的阴影时时刻刻会射来暗箭,你就算做了大好事,也会招来大量攻讦,影响皇帝的判断。
陆抚台不如收下“礼金”,将今日所见所闻吞进肚里,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且自收复辽东后,山东巡抚便一直空缺,如今陆文锦虽是巡抚登莱,但在这种非常时期也能兼领其余四府,朝廷往往会认可事权,方便地方大员镇压贼寇。
尽管知道对方在腐蚀自己,但对方的话语却如咒语一般,不断卸掉他的气力,握剑的右手迟迟不能用力划破皮肤。
斩了这硕鼠以正国法!
用主簿的死震慑城中宵小,集中巡抚之权!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脑中回荡,主簿也在他脚下不住地聒噪,“陆抚台快拿个主意吧!”
耳边泛起金铁交鸣的幻听,无形的担子仿佛压在肩头,陆文锦终究还是收回了配剑。
孤身对抗全省“官场”,他做不到海瑞那般刚猛果敢,甚至连眼下的小小主簿也不敢杀。
唉。
陆文锦领着亲兵狼狈退走,旋即又去武库转了一圈,虽然也是滥竽充数的劣品居多,但总比粮仓的严重度要轻。
粮草急缺,武备不齐,这莱州城如何坚守?
陆文锦当即唤来随身的幕僚们,召开“私人会议”。
按照传统思维,自然是拉拢豪绅请求他们“捐助”粮饷,再用钱粮征召城中壮丁。另外派出最好的塘马向四面紧急求援。
可是这方案一提出来就被幕僚们否决。
幕僚们都是出身秀才、举人的“文化人”,给巡抚做幕僚,一为实现理想抱负,二为积累财富与人脉,深刻知道士绅豪强的德性,就算去募捐也弄不来几个钱。
既然此计不可,有人就建议号召士绅武装家丁,缺额的兵备由府县武库临时补足。
这毕竟是临时性的抵抗措施,不算违背“团练禁令”。
再说这些年经过流寇的频繁洗礼,中原地区的士绅豪强早就开始结寨自保,编练家丁队。
尽管这些私人家丁没有正规团练的组织度与规模,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个建议确实不错,但是叛军已经杀到登州府,没有时间给地方士绅编练家丁。
西三府的士绅还可能来得及,但意味东三府的半省之地得沦陷,谁也背不起连连失地的罪责。
有人表示不怕,乞活贼眼下正要东征,若是贼军与叛军相遇,必是一山不容二虎,官军正好坐收渔翁之利。
可也有人反驳,“糊涂!若是贼寇与反贼截断漕运,引得朝堂震动,你我纵使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