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二百七十章 中国有句古话(第2页)

 多尔衮心中默念,千万别是坏消息。

 只见几名老头被牛录章京拥抱猎物一般扯下马背,掀翻在地上。其中一位牛录章京低喝一声,“大清睿亲王在此,还不跪下行礼!”

 早已恢复王爵的多尔衮满目一凛,心中涌现一丝期盼喜悦的感觉。

 难道不是坏消息?

 几位衣着华贵的老头竟是朝鲜两班,所统帅的也是朝鲜北方三道的正军与民兵。

 “背嵬军何在!”多尔衮只关心背嵬军的下落,一口汉语说的相当不错。

 “回、回大王的话!背嵬军犹在黄海道逗留……”汉语最好的一个贵族满脸雪沫。

 还在黄海道,距离此地起码两百余里?

 哈!

 多尔衮听闻此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支“明军”竟是朝鲜人的乌合之众。背嵬军根本没与朝鲜人一起。

 背嵬军无形之中犯了分兵大忌,反被他抓住机会打垮一路。

 哈哈哈,这一战是他多尔衮赢了。而刚才的内心争斗,全是他“自己吓自己”的精神内耗。

 背嵬军虽然勇武过人,但也不是什么料事如神的军神。

 此役朝鲜人惨败,入主朝鲜的天平总能向他多尔衮倾斜了吧?

 都说兵贵神速,背嵬军赢得义州之战,本该神速进兵直抵汉城的,没想到他们一路上磨磨蹭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难道是在酝酿什么阴谋?

 多尔衮又追问一番细节才知道,原来自从李淏王子获封世子以来,背嵬军南下的速度便慢了许多,像是刻意放慢脚步一样。

 是因为粮草筹集困难,还是冰天雪地难以行军?

 总不可能是想帮助朝鲜世子培

植班底吧?

 虽说朝鲜以前是大明的藩属国,如今也有不少儒士依旧心向大明,就像被黄毛夺走的人妻依旧挂念丈夫一般。

 背嵬军花费人力、物力帮助李淏回国,就算顺利击败大清,这朝鲜人也会效忠大明,而非背嵬军。

 背嵬军何必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多尔衮转念一想,好像背嵬军经常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愚忠”蠢事。

 济南决战,黑旗营便损失惨重。熊岳驿大战,背嵬军更是死伤无数……

 眼下多尔衮听说背嵬军收复辽东期间又再添损耗,如今落得功高盖主的地步,究竟值得么?

 说实在的,双方若不是生死仇敌,多尔衮真希望与英勇无畏的背嵬军结识一番。

 多尔衮想不明白背嵬军打什么鬼主意,但知道那位王子,或者说“自称”的世子刚干了一件蠢事,得罪了两班贵族才导致朝鲜人擅自南下。

 多尔衮久闻背嵬军行事简单粗暴,属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暴脾气、直性子。

 这种性格说好听点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军纪严明,作战勇武,说难听点,叫不能“团结”国家的士绅豪强。

 而泥腿子从来没有什么力量。

 多尔衮内心冷笑,你们背嵬军协助朝鲜王子收复国土,居然不知道收敛秉性,反而狠狠得罪两班,直接导致局势极度恶化。

 这幼稚的政治嗅觉,比他多尔衮不知道弱到哪里去了。

 吸取背嵬军的鲁莽教训,多尔衮觉得此时正是修改行事策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