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就你,去给我炒俩菜(二合一大章)
王承恩神色慌张,淡薄的眉毛与抬头纹拧在一起,方才感动忠臣留下的泪痕随着脸部表情左右颤动,恍若数条晶莹蠕虫。
他冲着周遭太监、宫女伸手讨要手帕未果,情急之下锁定自己宽大的袖口,登时福至心灵,连忙扯下袍服一角压在皇帝的伤口上。
奈何一条碎布止不住血,血水浸透碎布从指缝间一点点渗出。
似乎被四万余首级的惊喜夺去了神智,朱由检双眼无神地望向殿门,仿佛透过茫茫历史望着过去。
昔日皇爷、皇兄逐步丢掉的,不知征收多少辽饷,编练多少官兵也没能收复的辽东之地。
终于得见收复的曙光!
不是皇爷爷,也不是皇兄,而是他朱由检!
年年干旱战乱,国事日益艰难,流言蜚语四起,他时常担忧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但是今天,他终于能自豪地宣告天下,朱由检不会是亡国之君,大明也不会亡。
史书一定会记载他收复辽东,中兴大明的历史功绩,永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由检顿觉被一群人包围颇为受缚,猛地推开围拢在身边的太监宫女
一众小人物还以为皇帝受伤发怒,顷刻间跪在地上,连连低呼赎罪。王承恩更是直呼自己罪该万死,害得陛下损伤龙体。
“你们何罪之有!朕额头上的伤乃朕自己所为,与你们无关,朕恕你们无罪!都起来吧。”
额头上的血水滑过脸颊滴在皇帝常服上,甚至滴落到地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响。
“哈哈哈哈哈!朕的将士真给朕争气——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好,此话说的好!哈哈哈!两年之内连出黑旗军、背嵬军两支强军,朕的功德竟然如此深厚,哈哈哈哈……”
“陛下洪福齐天,赏罚分明,自然有忠诚义士效死……”眼见皇帝心情大好,又由王承恩带头起身,其他太监宫女这才缓慢站起来。
“斩首四万余首级!此乃朕登基以来第二次大胜!当赏!当赏啊!一个左都督算什么,待诸位将士收复了辽东,朕给他们封爵!朕的辽东祖宗之地,要被朕收回来了,哈哈哈!”
朱由检高兴之余,只觉得肚子饿了,连忙叫人去传宵夜,自己则大咧咧地坐在地上,翻看那本捷报,读到感人的地方双眼泛红,看见将士们高呼帝皇万岁之际,还会握紧拳头在心中附和。
直到太医赶到为朱由检包扎完伤口,他犹自沉浸在熊岳驿大捷的喜悦之中。
这一整晚朱由检几乎难以入眠,就算是入睡做的梦也是他御驾亲征的豪迈场景——
他亲率上万京营赶赴锦州,会合洪承畴统帅的数万兵马。
九边重镇、保定、山东、南直、浙江、黑旗营……各路汇聚而来的精锐士卒齐聚辽南之地。
他亲率十万大军兵分两路灭清,一路收复数十座州县,解救汉民百万。
奈何寻遍辽东平原都没找到奴酋踪迹,还是后来一员投诚的汉奸寻山,才发现奴酋的尸体。
那奴酋自挂一棵老外脖子树,身边跟着忠心耿耿的护卫鳌拜。
奴酋脚边遗留一块破布血书,任敌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感念奴酋临死前还心怀百姓,也就准了对方诉求,只斩八旗壮丁,留下妇孺。
消灭东虏收复辽东的军威震慑周边所有不臣,蒙古部落、朝鲜、日本,南洋邦国,乃至泰西诸夷尽皆臣服朝贡。
他朱由检至此中兴大明,重新弘扬华夏天威,后世称其为刘秀那般的光武中兴之“祖”!
朱由检从睡梦中醒来,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脸,简直比一夜御女十次还要舒爽。
他很想将梦中御驾亲征的故事付诸实践,但也知道土木堡以后,群臣对皇帝巡狩几乎是严防死守,一言不合就会逼宫跪死在殿门前。
由此“御驾亲征”之事不能硬顶只能智取。
朱由检是要脸的皇帝,尤其在乎一些虚头巴脑的名声,杀督抚大臣虽然从不手软,但碰到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清流也没辙。
朱由检并不担心复辽失败的问题。
洪承畴有数万兵马,李爱卿也能抽调部分悍卒北上,再说辽南兵马也不少,再从各地边镇抽调一些,差不多就能凑齐灭清兵团。
再说皇帝御驾亲征,将士们的士气一定涨到最高,不敢打建奴的也该敢打了,原先十成兵员只能用三成力,皇帝到了,也该用出七八成力了吧?
退一万步说,灭清大战没那么顺利,他也能在前线混一混,从黑旗营、背嵬军那学习一些带兵、整军经验,好回去整训自己的京营。
毕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不是一句空话,朱由检对诸位“军阀”之所以缺乏控制力,就是他的嫡系京营不够硬,也不够强。
历史上自从1642年松锦大战送完一批还算听话的“半嫡系”,各地拥兵武将便彻彻底底军阀化,甚至有人开始跟满清眉来眼去。
不愿意投资满清的也转去投靠李自成。
朱由检暗想自己要是学会统兵,时不时御驾亲征威慑那些兵油子,迫使他们用心围剿流寇,这天下就翻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