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第2页)

 这伙强人挫败他南下大军,又打败他精心笼络的汉军水师。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偏偏一直跟大清作对!


 他命令细作散播“捧杀”谣言,那小皇帝的确信了三分,不断抽调黑旗营的强军四处奔波。


 可是奇了怪的是,那李姓小儿的精兵好似抽不干,南阳一战两千余黑旗兵全军覆没,如今驻扎登州的背嵬军也屡战屡胜。


 要么是李小将练兵得法,任何老弱病残都能练成一支精悍强军。


 要么是此人持有特殊“秘法”,只要是黑旗营出身的士卒,无论去哪都能维持战力,比如定期服用某种秘密丹药。


 风头正盛的黑旗军由此进入黄台吉视野。


 他给驻扎京师的细作们传达指示,命令他们打探关于黑旗军的消息,没多久,细作收集的消息就通过特殊渠道传回。


 传闻黑旗军起于豫南山谷,那李小将凭借过人能力,组织十三乡村壮丁,一鼓作气平了险恶山贼。


 随着乞活贼兴起,他组织家丁坚守城寨,保全一方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接着审时度势,瞧准贼寇离境的时机,率领家丁夺回县城。


 然而他没有杀死贼寇家属,反而将其礼送出境,因此与贼寇达成“君子协定”,足足一年时间两不相侵,唯有小股零星部队时而交锋。


 李小将后来平猛虎贼,北上抵御八旗,又迅捷踏平红巾贼,挥师返乡不足一季便又亲率大兵连收四城。


 饶是黄台吉看到这些情报,也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李都督。


 要是李牧是他儿子,大清国运必定蒸蒸日上。


 世人皆赞李都督之忠义,黄台吉却持相反意见。


 黄台吉不信这世上有大忠之人,或者说他不信朱由检如此德薄之人,配得此大忠大义之人。


 他揣测李小将一定有所图谋,此人不过二十来岁已然身居高位,日后再立奇功,明廷还有何奖励可赏?


 封侯,封公,乃至裂土封王?


 纵使李牧本人无所图谋,形势也会逼着他走向不忍为的道路。


 而且黄台吉查看粗陋的沙盘,惊奇发现李牧正在关内各地布局。


 李小将明明拥有剿灭乞活贼的实力却不急着去做,许是“急流勇退”,也可能是养寇自重,等着朝廷给他升官加赏。


 这小子服从朝廷调兵前往各处,一部去登州,一部去豫南南阳,将来还要抽调一部分前往辽西。


 看起来任由朝廷分权削弱,同为野心家的黄台吉却嗅到一股阴谋味道。


 若是李小将能操控分支兵马,那这些悍卒表面分权,实则是占据各省要地,一旦形势有变,数省地盘都将归入李小将之手。


 只是南阳这一路黄台吉想不明白。


 李小将是想借着支援友军的名义,趁机占据南阳重镇,没料到守军闭门不开才导致全军覆没。


 还是真的忠心为国?


 两千精锐实在太过珍惜,李小将总不可能是故意派人去送死的。


 也正是南阳一败,导致他始终看不透李小将的真实用意,其人究竟大忠,还是大奸?


 假如李牧野心勃勃,图谋整个天下,新的疑问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