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

 尚可喜的舰队虽然在固定海域封锁粮船,但茫茫大海想要锁定数十艘战船,就像湖底寻找几枚石子一般困难。


 就算有内鬼使用飞鸽传书,战船也不是固定的堡垒、军营,而是时刻变化的动态。


 敌兵难道有什么索敌秘法?


 尚可喜摇摇头,将这个杂念抛开。


 当务之急是打垮敌人的战船,彻底困死复州明军的援兵,待征南大将军南下平定复州,也好给他记一份军功。


 尚可喜透过望远镜观察,明军船只不多,每一艘都悬挂多面旗帜,其中一艘悬挂的黑底骨龙旗却与传闻不同。


 黑旗的四面镶上白边,蜷缩的白色骨龙添加数道白纹,既保留与黑旗军的共同点,又做出细微修正区分。


 尚可喜知道驻扎登州的是黑旗军分支,背嵬军。


 经历先前独船一战,尚可喜了然背嵬军的作风,脱离原大帅的他们并未褪去黑旗的血勇。


 他们依旧是憎恶鞑子的杀神。


 好在敌船数量虽多,但强劲的中大型战船不多,几乎是民船改造的残次品,连火炮都是临时摆在甲板上的。


 如此摆位使得战船重心偏高,难以摆放更多火炮,还没开打就注定海战劣势。


 尚可喜吸取上回的教训,决定尽力发挥火炮优势远距离轰击敌船,不给背嵬军跳帮自爆的机会。


 只是有一点尚可喜不明白,大多数改造船摆放的不是火炮,而是一个个干扁的“大棚”。


 而明军数十艘船只忽然将风帆收起,白白浪费掉自己的快船优势。


 敌人在做什么?


 尚可喜疑惑不解,大海上放弃机动性简直是自杀。


 忽然那些“大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展开膨大,就像一艘艘船只生出的巨型怪胎。


 尚可喜定睛一看,惊诧地发现那不是“大棚”,而是一个个巨型孔明灯,更惊奇的是孔明灯下方竹篮还能载人。


 竹篮有大有小,大的装载七八人,小的装载三四人。


 这些“孔明灯”迅速升空,顺着南风渐渐飘来,但这些孔明灯下方扯着缆绳,宛如急于飞翔的麻雀被捆住单脚,就连降帆减速的船只也被“孔明灯”扯住向前带动。


 忽然,捆住数十只“孔明灯”的缆绳被解除,它们像是解脱舒服的飞鸟,飞快地扑向尚可喜舰队所在。


 面对来势汹汹的巨型孔明灯,尚可喜毫无恐惧忧愁的想法,反而有些摸不着头脑。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海战打法简单粗暴,要么凑近用火炮对轰,看谁的火力更猛、船体更加坚固。


 要么水手跳帮作战,用近战搏杀打垮敌人的水手,顺便兼并敌人的船只与残余水手。


 要是水战劣势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廉价的火攻船引燃敌人的船队,达成火烧连船的效果。


 可无论怎么创新战法,海战总是要凑近敌人再打。


 这孔明灯飘在高空,那些上篮的敌兵如何施放铳弹箭矢杀敌?


 再猛的弹矢跨过如此遥远的距离,也会失去动能吧?


 可是他没想到“第四天灾”的生物从不按套路出牌,数十艘“孔明灯”还没飞抵清兵的头顶,就开始抛洒黑色的武器,就像山林间的蘑菇释放密密麻麻微小的孢子。


 他还在疑惑这种高度就施放“火药包”有无用处,猛地透过千里镜发现那些灰色的“孢子”有脸,有四肢,甚至有的孢子还像人类缓缓挪动四肢……


 那是刚才上篮的背嵬军士卒!


 二三百名“孢子”犹如水天一线,有些搞怪的士卒一会结成空中八芒星,一会抛洒五彩纸屑像是给结婚的新人一点礼花添喜。


 一会散开犹如箭矢一般向下俯冲,这种震撼人心的骇人场面犹如晴天霹雳,砸得尚可喜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