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二百零三章 让你剿贼,不是刮风就是下雨(第3页)

 当然遇到难题的时候,总会有点子王出谋划策。


 一位大佬建言可以先攻“柴油机”,早期柴油机使用花生油都行,技术门槛也不算太高,只要花费一些时间和资金就能攻克。


 反正只要能让飞艇可控风向速度,使得飞艇装载“航弹”形成战斗力就行。没技术的时候,就别想着复刻20世纪的齐柏林飞艇。


 于是飞艇项目就定下了,李牧给“陆空”项目倾注大量资金与人员,加成奖励也拉到比干部还高。


 另一个高投入项目是铁路。


 早期铁路的技术难题不高,初版高压蒸汽机和一些技术难点,已在李牧离家的小半年里顺利攻克。


 前置科技基本点出,真正的蒸汽火车也该顺利诞生,奈何铺设铁路的成本极高。


 眼下钢铁还不是技术爆炸时期的白菜价,主基地的炼钢产量也不高。


 玩家中的专业人士查询清末铁路造价,再翻找大量高质论文,以明末的白银购买力换算。


 估算一公里铁路最少要八千两银子,若是通过复杂路面,最高能达到三万两银子。


 当然这是早期的廉价铁路,跟近现代铁路没法比。


 李牧若想修一条横贯六个州县的铁路线,算上杂七杂八的额外费用,起码要用二百万两银子。


 按照李牧对未来的战略构想,以及玩家缩短行程的急切需求。


 李牧起码要修两条主干道,一条向北通往汝宁,一条向南通往汉口,两条路合计下来没有四五百万两银子搞不定。


 眼下他实控六地,一年的农业税、商税、盐课、贸易利润合计也就百万两银子,就这还要扣除维稳、军费、科技研发、战争储备。


 划扣下来一年也攒不下多少银子,全靠吃藩王、公爵留下的财富熬着。


 另外朝廷发给他的每年数十万两军饷,也被“理所当然”吃掉四成。


 李牧还真是“感谢”这帮人,贪污四成比以往的六成低了些。


 看来是“皇帝面前大红人”的名望起到作用,贪官也要给他面子少贪污一些。


 李牧心想修铁路这种事一般周期都很长,短则一二年,长则四五年,所以亦早不亦迟,最近就该着手修建了。


 至于修铁路的资金缺口,就向社会筹集资金吧。


 一百两银子一股,发行四万股供人购买,而李牧只出一部分钱但占据51%的股份。


 无论是玩家,中下层平民富农,亦或是中下级商贩皆可采购,每人限购一股,最多支持五人合买一股。


 李牧此举算是用铁路利益,捆绑所有中下层与他站在一起,即使有朝一日天下有变,被利益深度捆绑的中下层也会坚定站在他这边。


 毕竟要是朝廷贪官污吏夺了铁路,必定收回朱家所有。


 另外投资人的身份也要“政审”,凡是官绅出身,亦或是中上层地主家庭严禁购买,也不能托人代持,一经发现没收所有股份收益。


 当然百姓都不知道铁路为何物,也不知道这玩意如何盈利。


 这需要李牧想办法做做宣传,说动平民百姓大胆投资。


 李牧闷在衙门里构思宣传策略,忽然听到有人报告,兵士们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