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一百八十一章 没人比我更懂忠诚

 登上县城门楼,李牧透过望远镜俯视远方。


 万余兵马分设数营,安置在商城郊外布阵操练,另有两营分别安置在“李家镇”与固始县。


 此刻李牧麾下可动员战兵高达一万六千,分设前后左右中军五营。


 右营与后营共计四千兵马,由朝廷“空降”的两员参将统领。


 尽管这俩人各自数百亲兵接管部队,但两营中下层军官、士卒皆由李牧掌控,发饷权也被李牧拿捏在手。


 前军、左军各领三千兵马,中军营六千兵马。此一万两千步骑由李牧直辖,其中混杂炮兵、辎重、工兵等辅助兵种。


 至于特种连,暂不划入野战军序列,偶尔执行李牧派发的特殊任务……


 原本经过伐清大战,李牧手中四千步骑折损一部分,扩编成一万多人有些勉强。


 好在商城有大量预先军训过的民兵,以及整顿完毕的英山营。


 李牧优中选优,一共抽调六千成绩优异的民兵充实黑旗营,又面向豫南、江北地区的粮户,招募两千身家清白、体格健壮的民壮入伍。


 可是如此算来,距离一万六千编制还差三千。


 李牧正打算再抽调一些民兵预备役入伍,就忽然收到“铲平军”乞求招安的消息。


 布局数月的玩家与对方搭上牵线。


 义军领袖郭子奴听闻李牧是平贼、杀鞑的常胜将军,对待士卒赏罚分明、公平公正,驻防地区的百姓安居乐业。


 方圆数十里的贼寇、土匪听闻李总兵闻名尽皆逃之夭夭,郭子奴暗忖李总兵是个值得投靠的人,于是率领三千矿工前来投靠。


 矿工原本就是优良兵源,何况这还是打过一年实战的老兵,李牧果断下令收编。


 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牧一句话招安收编三千“义军”的话语权还是有的。


 就算有人不同意,也拿李牧没辙。


 当然,收编这支“义军”不等于准许对方保持独立性。


 李牧一面安排干部陪同“义军”中上层将领游玩李家镇,怎么愉悦怎么玩。


 一面派玩家教官分散矿兵士卒,安排到各营操练。


 待郭子奴等头目重返部队,却见矿兵已然散落黑旗军各营,建起稳固的新式关系。


 头目们“乐不思蜀”,士卒们也深深融入黑旗营“足粮足饷”、“赏罚分明”、“士兵平等”的军旅氛围。


 郭子奴不禁感慨李总兵手腕老练,不过数日之间便夺走他的兵权,


 李牧并不知道“义军”头目们如何看他,只知道整编、扩编工作耗费他大量精力。


 尽管朝廷给他的正兵额度是六千,还用两员参将牵制他,但超额的大量战兵,他都可以说是团练出来的民兵。


 毕竟乞活军在豫中闹得天翻地覆,他要是不多练一些民兵,如何挡得住贼军兵锋?


 至于团练民兵战力比一般营哨战兵还强。


 那大概就是黑旗营战兵做的好榜样,把一般民兵激励得悍勇起来。


 说起乞活军大闹豫中,李牧还在纳闷为何夺城没给他新增天命值,总不能系统也跟朝廷一样,拖欠、贪污他的军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