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上,启动!


 电力的成功运用,使得李家镇的生产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电解、电炉、电焊、电灯、广播、电池、取暖、农业等等急需用电的技术都能提上日程。

 当然李家镇眼下的发电量肯定是不够用的。

 对于工业这个庞大的“吞电兽”来说,李家镇的发电量相当于开胃小菜,连正餐都算不上。

 发电所需的条件水力、风力、火力、人力等多种方式还好说。

 发电材料诸如导线和磁体就有些破费。

 前者一般使用铜,也可使用铝、银,但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铜这玩意都比较昂贵,铝和银就更贵了。

 明末时期一斤铜的价格是铁的两三倍,李牧根据玩家构想的发电规模估算一下,所需铜线就是一笔巨额数字。

 李牧这才深刻意识到“工业化”就是个“销金窟”,投入大量资金到一个无底洞,短期内还看不见效益。

 教科书上说工业化的前奏是积累原始资本,他过去不太懂,现在深有体会。

 没资金的小国小邦哪里玩的转?

 果然什么事都是要实践才能出真知,不深刻体验一番,知识就是一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文字。

 眼下的主要动力还是“蒸汽动力”,电力用来做一些特殊技术,比如用电焊和铆接把“高压蒸汽机”研发出来,先前普通蒸汽机的效率显然有些不够用。

 这要是高压蒸汽机研制成功,再积攒大量资金铺设铁路,高压蒸汽机驱动的火车就能呜呜开动。

 一想到时速数十里的火车飞奔起来,李牧就觉得情不自已,恨不得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由此李牧需要挣更多资金,才能继续发展工业。

 电力组的优异表现深合李牧心意,他大手一挥,一个战役级别的奖励发给诸位。

 拿到奖励的电力组玩家欢呼雀跃,其他组玩家艳羡不已。他们纷纷拿出各自压箱底的“王牌”向李牧讨要奖励。

 枪炮组拿出五十支线前装膛燧发枪,米尼弹头,有效射程三百米左右,搭配枪后的标尺可以精准射击三百米的敌人——

 原本滑膛的燧发枪加了内部膛线,又改进弹丸形制使其贴合膛线。

 无数个“工匠小组”反复制作百余支,总算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掌握了技术窍门,成功精造一批误差较小的枪支。

 按照历史经验,熟练的三人小组一个多月可生产一支前装线膛燧发枪,不熟练的要两月半才能生产一支。

 一个熟练小组一年便是十支的产量。一百组便是一千支的年产量,十八十九世纪的欧陆列强,都是使用大型手工工场这般量产火枪,一年都是十数万支的产能。

 “枪炮组”表示自己仍在积累加工经验,以老带新培养的工匠也在稳步增多。

 更强版本的线膛火帽击发枪还在研制,未来肯定会有打四百米的火帽击发枪问世。

 当然眼下用滑膛、线膛的燧发枪就足够了。

 化学组也站出来贡献一批高爆炸药和瓶装硫酸。

 硫酸这种好用的东西自然被李牧笑纳了。

 至于高爆炸药,它的运输安全还好说,用木浆与炸药混合可以降低危险性。

 不过考虑到“化学组”的炸药产量极低,用一下就没了,还不如能就地取材的黑火药累积造成的杀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