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第2页)
李巡抚作势便要跳河自尽,可是刚到船边被一股寒风袭来,心中自尽的念头便削去大半,一双脚迟迟跨不过船沿。
而一直保护他的林氏兄弟也没有一点动静,似乎故意没看到他“作死”,一点眼力劲都没有,害得他尬在边上,跳也不是,回来也不是。
还是几个久经官场的官吏懂得人情世故,大喊着巡抚老爷珍重啊,一扑过去抱住巡抚的身躯。
“别管我,经此大败都是本抚无能,让我去死罢。”
李巡抚被人抱得死死的,反而来了劲,恍若一只要被剪指甲的狸花猫拼命挣扎,但他越挣扎,官吏们却抱的越紧。
一旁的林氏兄弟暗骂这货表演欲真大,以为你是曾国藩呢,要死要活表演一波?
陈洪范与其他将官也觉得没眼看,真要想死的话,刚才早就一声不吭跳进水里,哪有这会功夫表“气节”。
不过大伙都看破不说破,静静看着一帮文官表演“忠臣戏码”。
一直到有粗鄙武夫也站出来劝活,巡抚老爷这才放弃“死志”,一副都是你们求我活下去的模样,重新回到船中。
随着渡船靠岸,数百人算是彻底进入安全地带。纵使贼寇想要渡船过河,他们也有就地还击的余裕。
渐渐的,夜幕退去,
朝阳爬起,聚集在巡抚身边的兵马陆陆续续已有上万,就这还不断有败兵渡河游过来。
好消息是劫寨的贼寇并未渡河追击,而是在对岸四处追杀溃逃的败兵。
坏消息是渡河过来的败兵几乎兵甲全无,战马驴骡也没运过来多少。
数万兵马只剩下身边这一万余人的残兵丧卒,这已经不是失败,而是要钉上耻辱柱的大失败。
既然有败仗,就得有人背锅。
经过一众文臣武将的共同商议,将这次败仗定义为——
内鬼与贼寇里应外合,且贼寇作战勇武、悍不畏死。
饶是巡抚老爷与其他部扎稳营盘,彻夜巡逻,还是没能挡住贼寇的夜袭部队。
最大背锅侠自然成了已经战死,没法申辩的左良玉、王顺平等人……
因为他们不顾军中禁酒的命令,彻夜饮酒作乐,导致军中兵卒大多喝醉不能战,这让贼寇有机可乘,最终导致数万兵马溃败。
即便他们麾下还有活着的家丁士卒,也没有向上的发声渠道伸冤。
而最大的功臣要属李家寨的家丁队们。
原本出征八百的家丁队,如今活着泅渡淮河的只剩一百来人。
尽管他们皆是白身,但救“驾”之功甚伟,就算他们没有给银子贿赂,李巡抚也要给他们一官半职。
“李家寨家丁首领林登万上前听封!”
“草民在。”
“你们虽是一介白身,但忠心报国,奋勇杀敌,又即时报信救下一众文武,居功甚大。本抚任你为麾下标营守备,兵额一千,军饷钱粮皆照边军例……”
“谢抚台老爷!”林登万一行百人皆单膝跪地,高声感谢巡抚老爷的赏赐。
边军的军饷待遇属于明军序列最优厚的,一个月军饷起码一两五钱,月粮五斗,若是家丁、马兵则军饷更厚,有些悍卒甚至能达到月饷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