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趁人之危一时爽(求订阅!)(第3页)

 花点小钱,雇个中间人帮忙打掩护,这样风险更小。

 深城商华大厦。

 一层写字楼里,扎堆分布着五六家公司。

 在低价租用的办公区,还能看见前公司张贴在墙上的告示。

 办公桌、绿植、文件柜这些都是前公司留下的,杂物堆放在角落,明显谈不上正规。

 见到时仲智经理时候,范无眠伸手问道:“入职几天还习惯吗?早就想来见见你,但一直忙到抽不出时间。”

 刚入职两天,时仲智经理总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见到如此年轻的老板时候,这种感觉愈发明显,握手期间开口道:

 “其他的还好,就是没想到......公司这么新。”

 已经属于很委婉的说法。

 时仲智的真实想法,是要规模没规模,要业务没业务,大家都刚入职,每天除了发呆,还不清楚具体应该干什么。

 一位经理,手下带着六位员工。

 除了负责盯生产仓储的蓝鹂,其他五位员工还都是外包的临时工。

 至于小作坊那边的工人,跟瑶妹文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不是工作不好找,待遇又比较高,时仲智想过是否应该直接提桶跑路。

 范无眠的打工经验十足,照葫芦画瓢,语气带笑说道:

 “才刚刚起步没错,但发展潜力很大啊,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叨哥知道吧,我的专辑质量比他高多了,已经在港台大卖,估计很快就能在内地火起来,到时候人人都有一大笔提成和奖金。”

 张口先画饼,主要是说给时仲智经理,和几位负责跑销售的业务员听的。

 他接着又说道:

 “你们最近不用操心别的,关键是提

前找找靠谱的经销商,等宣传推广一到位,就开始向市场铺货,估计要不了太长时间。”

 出于稳妥考虑,应该找个中间人打掩护才对。

 可惜范无眠手底下,暂时没人帮忙,只能亲自抛头露面,觉得初期规模小,还不会有人关注到自己。

 将来公司信息都联网公示,随便一搜就能查到公司法人资料。

 在这2004年,想要调查还比较麻烦。

 瑶妹文化现如今只忙着囤货,谁会闲着没事干,跑来查它的信息。

 等到逐步走上正轨,范无眠就会找个代理人顶替自己,例如找个借口说公司已经卖掉,尽量跟自己撇清关系。

 时仲智经理吃过的饼不多,得知专辑在港台大卖,瞬间开始惦记起拿提成奖金,告诉说:

 “我昨天去了工厂,你的那些歌真厉害,随便拎出来一首都吊打《2002年的第一场雪》,真不知道叨哥是怎么火的,运气好到没边。”

 “是啊,让人羡慕,我想复制叨哥的成功模式,囤货和寻找新销售渠道,两边都很关键。你们负责这两件事,至于宣传推广,我亲自来搞定。”

 范无眠跟蓝鹂比较熟,偶尔会打电话询问她情况,知道花钱增添新设备以后,最近小作坊的产量,保持在每天5000张左右。

 保底的同时,按件计算工资。

 原窝点的那一家人,为了挣钱主动加班赶点,又拉了几位亲戚朋友过去帮忙。

 仓库里的专辑囤货数量,已经有两万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