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越来越浓的疑云(第3页)

 “借着酒劲,他怒斥儿子败家、妾室不忠,还动手打了与五姨娘通女干生子的此子李晦。”

 李明有些想起他们家复杂的家庭关系,但又没有完全想起来。

 只记得男女之间有点像排列组合的暴力穷举法,好像谁和谁都能搭上一腿……

 “打完儿子后,李孝恭一口气闷完了小半壶酒。

 “酒下肚后,他立刻感到头晕恶心,踉踉跄跄地走到门口呕吐,然后就倒地不起了。”

 唐朝还没有成熟的蒸馏酒工艺,酒精度数很低,喝死一个酒蒙子是比较难的。

 “多人的供词可以互相印证,所以这是可以确定的事实。”

 李明一听,脑袋一拍:

 “这不是很明显吗?毒就在那最后一壶酒里,谁接触过那个壶,谁就是重点嫌疑人啊!”

 李道宗看着李明,淡淡地说:

 “那壶酒是李孝恭自斟自饮,其他人并未碰过。

 “难道他自己给自己下毒?”

 李明一愣,挽尊地反驳道:

 “如果毒就下在酒坛子里呢?”

 李道宗不答,抱起李明。

 “你干嘛?带我去哪儿?”

 “您不是要出去吗?去马厩,一起上郡王府亲自看一看。”

 …………

 李明坐在马背上一颠一颠的,紧紧抱住李道宗,生怕被这糙汉子一个加速就甩下马背。

 河间郡王府,与之前的氛围天翻地覆。

 府门大开,不同制服、不同部门的吏员进进出出,脚不点地,非常忙碌。

 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洞开的府门黑森森的,气氛压抑。

 在府门的另一侧,地上残留着一团一团的黑渍,是巴蜀土人为郡王焚烧香烛纸钱留下的痕迹。

 “正厅根据郡王亲属和下人的供词,还原成了案发时的样子,方便启发思路。”

 李道宗紧紧牵着李明的手,生怕他溜走,一边熟门熟路地进入了正厅。

 果然,正厅的陈设和当初摆豆腐饭时完全不一样,而是分主次摆了十余套桌席。

 李孝恭是保守派,家里还是分餐制的,每个席位前摆着一张低矮的案桌。

 桌上的酒盏、靠墙的酒瓮、温酒煮茶的小炭炉……老酒鬼的装备一应俱全。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

 “这,就是李孝恭自斟自饮的那坛酒,也是他临死前最后喝的。”

 李道宗从角落挑出一个特殊记号的坛子,随手一提就掂在了手里。

 哎你这破坏现场……算了算了,这年代也不提取指纹……李明心里吐槽,便看李道宗拔开封泥,把酒坛口凑到李明鼻子边。

 “您闻闻?”

 “哎哎哎别别别~!”李明本能地扭开脑袋。

 看着这又勇又怂的小家伙,李道宗心里偷笑,清清嗓子道:

 “放心,毒不死您。实际上这酒谁也毒不死。

 “郡王薨逝的那场午宴上,除了他本人以外,长子李崇真、还有那个突厥的七姨娘,都喝了这坛子里的酒,而且还不止一碗。

 “他俩都没事,仵作也查验了,这酒没问题,并没有毒。酒坛里也没有可以夹带砒霜的机关。”

 “真的?”

 李明半信半疑地把小鼻子凑近坛口,朝里面看去。

 一股类似醪糟的酒精味,混着一丝熟悉的药味,钻进了他的鼻孔。

 “这是……

 “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