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信仰的加持(第2页)
在唐末五代,沙陀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一群军事雇佣兵集团,首领不局限于沙陀人,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汉人军阀。
但是当王伦有意推崇道教,将道教散播到草原后,李纳摩再次表示,我这个李,乃是李唐王朝的李,是晋王李克用的李,也是陇右那个李,虽然咱混了点儿达靼血统,那也是不十分纯粹的汉人啊!
于是李纳摩再次改信道教,编造了借口,说汪古部世代游牧的阴山东面的大青山上,有庆云环绕,于是上表皇帝,给自已定了个道教的名号,叫作“青云居士”。
王伦虽然同意了,但对李纳摩是否真的崇信道教嗤之以鼻,一点儿也不信。汪古部为首的漠南诸部为何如此卖力,还不是因为汉军攻克大定府后,给他们划定了大片的牧场,将不少女真、契丹犯官的妻女当作财货和赏赐给了漠南牧民嘛!
王伦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古训一直深信不疑,他对草原、东北诸族一直抱着很深的提防,这种提防与民族歧视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王伦很清楚,族群战争不过是为了抢夺生存空间,从无对错之分,站在汉人皇帝的立场,他必须扩大汉人的生存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汉人就一定要赶尽杀绝,只要能够保证汉人的持续强大,他也愿意与诸族和谐相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方不要惹事,愿意接受汉人王朝的统治。
此刻在战场的李纳摩就格外兴奋,他的将旗甚至做了修改,附上了一个显眼的八卦阴阳鱼标志,跟着汉军作战,漠南牧民抢粮抢钱抢女人,汉军有肉吃,他们也能吃一口肉,这个时候不卖命,还等什么?
这一战汉军方面再度占据了兵力优势,漠南牧民们不会战术和阵型的配合,但是没关系,跟在汉军骑兵后面捡漏谁不会啊!
于是每当汉骑通过小范围的战术切割出一块金兵来,漠南牧民们就兴奋地呼啸而至,像群狼一般围杀过来,然后便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李纳摩的战马上,已经悬挂了两颗滴着血的人头,一颗是岭北野人的,一颗是女真人的,他对岭北野人与女真人的区别辨识得很清楚,目的也不是抢军功,而是为了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