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203章 三将聚东京(第2页)

 

 但知州毕竟是文官,还需要武臣负责具体带兵,韩滔、彭玘二人,就是本处知州、州兵马副钤辖使的下属。
 

 大宋朝之所以要设计这么复杂的官制,真实的意图,就是为了打压武将。
 

 韩滔、彭玘接到枢密院的调文,各自火速赴京,先在枢密院报了道,奉了回执,那边呼延灼就接着二人,先延请至一处酒楼雅间。
 

 韩滔本东京人士,应试武举出身,是大宋朝专一选拔废物的武举制度下,少有的有些真本事的人,他的武官仕途起步,同许贯忠一样,也是出任知寨,大约就是“小李广”花荣所任清风寨副知寨的上司、刘高一样的官职。
 

 韩滔就带着一群民兵,严加训练,四处剿匪,积功升迁,方才做到陈州州兵的领将,因他这一路升迁,靠的都是剿匪,百战百胜,故而就被大宋朝的中基层武将军官们称呼为“百胜将军”。
 

 彭玘也是东京人士,和呼延灼一样,也是累代将门之子,只是他的祖上不是高官,家族世代都在中层武将里厮混,前后提拔的中基层军官无数,新到一处任职,总能在本地找到与他彭家有些渊源的同僚,因此对京西路各州县的军务情况很是熟悉,就被人称呼为“天目将军”。
 

 呼延灼推荐二人,一来是三人都是东京出生的,彼此知根知底;二来三人所任的汝、颍、陈三州,恰在京西北路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是守卫西京洛阳、东京开封的南面第一道防线,平日里军务也多有配合。
 

 韩滔一张黑脸,愁容时显,彭玘便安慰地说:“韩兄,此番得呼延将军举荐,好歹入了朝廷高官的法眼,只要剿了那梁山贼寇,前方就是坦途,何必依旧如此?”
 

 韩滔年纪比呼延灼、彭玘两个都大,他两个好歹还有家族蒙荫,韩滔却是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就是想在东京城里找个靠山,走些门路,连那些高官家宅的大门朝哪边都摸不过去。
 

 他不住地摇头,说:“陈州知州乃是文进士出身,对俺这样的武夫,百般瞧不起,我在本州做事,多有掣肘。去年俺曾进言,说本州士卒衣甲不全,请求调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