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95章 我大宋朝的杂税(第2页)
此外又有“支移”,即官府为了节省运粮的费用,便要求缴纳公粮的百姓,自备运输工具,承担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
王安石的变法中,将北宋百姓分为五等,户等不同,支移的路途距离也不等。百姓可以选择自己运输,或是缴纳钱或者粮,请人代替运输,称为脚钱或脚费。
比如山士奇家属于第二户等,就要支移三百里,若缴纳脚费,则是每石米谷支付三斗五升。
王安石的变法制度很贴心,允许百姓自由选择纳钱或者输粮,但地方官吏往往强迫百姓纳钱,从而再盘剥一手。
而百姓家里的土地,又不完全是种植麦谷等,官府就根据种植产出的不同,要求百姓将土地产出折变为某物或者钱,同样需要缴税。
简单来说,比如百姓种植桑麻,就要折变为绢帛,或者折变为钱,王安石变法的本意是采取灵活的征税方式,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百姓。
然而落到实际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吏仍旧喜欢折变为钱,故而百姓的负担更重。
除了“加耗”、“支移”、“折变”外,民间百姓养牛,病死或者自然老死后,宰杀时还要缴纳牛革筋角税,用以官府制作皮甲、弓弩等,被百姓称为“牛皮税”;
王安石推行“保马法”,就变成了民养官马,要缴纳“养马钱”、“青料钱”;
各地官府要修建义仓,本意是在水旱灾难时,用以赈济灾民,所以百姓还得缴纳一笔“义仓税”;
百姓自家酿酒,要去官方购买酒曲,要缴纳“曲子钱”;
酿醋,要缴纳“纳醋息钱”;
甚至运送田亩正税入仓、运送粮食入义仓,还得交“带钞发纳钱”,也就是入仓手续费;